近日到河北沧州探亲,除了看望Eason的姥姥和舅妈。这边有一个热情的大叔。
这个大叔算是拐着弯儿的亲戚(舅妈的弟弟的老丈人),邀请让去他们家吃饭,邀请归邀请,想着还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好。时间选在了下午,过去他们家拜访一下。打个招呼,闲聊几句就回家吃饭。毕竟姥姥已经把拿手的排骨炖好了。
大叔住在当地最豪华的小区,该小区最小的户型面积是200+,小区好大 安保也很严格。
大叔的家里是古典风格装修,古玩和玉石摆件很多,看起来相当奢华。
沧州离天津比较近,大叔的普通话一般,相声味道特别浓。我们从工作开始聊,他称经商为“做买卖”。他先问了我做什么工作,什么产品,说有前途。接着他随口提到自己也是做买卖的,虽然做的不大,但做的时间长(越有实力的人,越是谦虚),我就沿着这个线索采访与倾听下去。
大叔自述,12岁的时候(跟Eason现在的年龄相当)就开始做买卖了,当时是寒暑假走街串巷的卖东西,夏天卖冰糕,冬天卖甘蔗(黑皮的那种)。他今年53岁,当时应该是1980年前后,那时的正式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5块钱,而他卖冰糕一天能赚1块钱。

初中一年级期末考试后,英语成绩36分,老师让他蹲级再学一年英语。因为一年级的英文基础如果打不好,二三年级和高中那就更懵逼了。当年的老师说的是“听天书”
他思来想去,算来算去。认为上学是个赔钱的买卖,不划算。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学业,投身商海。
专心经商的大叔开始了更为远大的目标,每天赚10块钱。为此他凌晨2点起床,跟几个一同创业的小伙伴(其中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大爷)骑自行车到20公里之外的冰糕厂排队提货。20公里的路程用时1个半小时,即便是用现在的变速自行车,这个配速也是需要一些能力才能达到的。

从A地(家里)出发,到达B地(冰糕厂)提货,再到C地(人工重镇)售卖,每天进货500个冰糕,每个2分5,卖5分钱一个。午饭需要在外面吃,大约7、8毛钱,还有个别的冰糕损耗。算下来,一天基本上可以达到10块钱的净利润。
能赚10块钱的大叔,开始向着100块钱的目标谋划。显然,一个人一天卖5000个冰糕很难实现,雇佣他人来卖也不好实现,毕竟门槛这么低,勤快一些的小伙伴都会自己另起炉灶。
手里有些财富积累的大叔(大约十五六岁),决定买一辆摩托车。摩托车800块钱,不是用来炸街撩妹的,而是用来继续赚钱的。
有了摩托车之后,活动半径变大了,开始到海边(50公里左右)采购些海鲜回来卖,收成好的时候赚120、130,最差也能赚8、90。
再后来就是到商场里租柜台卖皮鞋、开三轮车赶集卖皮鞋、承包商场再分租柜台、开饭店、做工程管件批发零售,最近几年是接工程来做。
热情爽朗的大叔是一本鲜活的励志教科书。哪有那么多唉声叹气、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靠自己的双手,他的脑子灵活,胆子也大,执行力也强,加上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这让他很快地积累到了自己的原始财富。
狄更斯《双城记》里写“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金融危机、疫情肆虐、经济衰退、物价飞涨,这些都让我们对未来忧心忡忡。但,我们这个时代有移动互联网、有各类短视频博主、公众号写手,即便没有才华做个低门槛的小微商也是不错的选择。
抱怨只会越来越糟,行动才会有所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