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是指车辆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线、目的地及行驶速度来自主规划并执行整个旅程,也就是完全不用人来驾驶车辆。自动驾驶系统(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通常又被称为无人驾驶汽车或无人驾驶车辆,是指利用车载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装置,实时分析车辆及周边环境的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控制车辆完成各种预定的行驶任务。在整个驾驶过程中都不需要驾驶员操控的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由车载计算机、传感器、控制器等装置组成。
近几年来随着物联网、自动定位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大进展。到目前为止,虽然美国、日本、德国和欧盟国家等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研发力度较大,但因为这些国家仍属于新兴国家,各方面都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其开发的产品也大多属于低端产品。在国内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一些传统产业如汽车制造产业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等原因,对此也很少有企业涉足。在我国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后,这一领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政策与市场因素共同驱动下无人车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工作:
1、百度
百度是目前国内最早从事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企业,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其于2010年底成立了一个名为“百度智能出行事业部”(即 Apollo)的团队,专门负责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工作。目前已有超过十万名志愿者加入到了 Apollo开放平台上,而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已经在北京和长沙开始试运营。
截至2017年6月, Apollo生态合作伙伴达到14家,包括上汽、广汽、长安、一汽、北汽等主流车企以及中国重汽、中国联通等运营商。
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北京开放道路上运行里程超过1万公里。
百度还通过与腾讯合作,推出“阿波罗”智能汽车生态系统。其中包括:“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和“LTE-V”车联网通讯网络。
百度“阿波罗”智能汽车生态系统有超过300辆车正在路上测试中。
2、阿里
2014年5月,阿里集团宣布正式成立智能交通事业群,将以智能交通为核心技术领域,探索未来出行的解决方案。据阿里介绍,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方面,该部门已经建立了一支近百人的队伍。
2015年1月3日晚,阿里在杭州正式发布了其智能出行战略“云智一体”,是指其将从数据、算法和算力三方面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其中包括基于“车路行云一体化”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为传统汽车行业赋能的开放平台。
2015年3月28日下午3点30分,阿里云与杭州西湖区政府联合发布了一项服务: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启动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试点。该项目将以阿里云自研的自动驾驶平台为基础,构建测试平台、数据平台和仿真系统。另外还将组建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运营公司来推动其项目落地。
3、京东
2018年6月3日,京东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式落成。京东在汽车领域的业务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研发自动驾驶的软硬件系统和车路协同的解决方案,二是生产无人车。
2017年6月8日,京东无人车开始试运营,开启了从技术研发、软硬件产品运营的全链条尝试。2018年2月27日,京东宣布将在2019年2月底前在上海浦东新区进行全无人驾驶运营测试,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在开放道路上的无人车测试。
2019年2月12日,京东发布了5款无人驾驶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3辆低速自动驾驶无人车、2辆中高速自动驾驶无人车、1辆低速自动驾驶物流车和2辆高速自动驾驶物流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