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房价赶慌心了么?
房价总是那么令人难以明白地又涨了一轮,在生怕错失机会中听到很多人在准备买下一套房。买房到底满足了什么呢?
安全需要。人需要有个安全的住所,中国人将房子与安定捆绑在一起,总想拥有写在自己名下的房产。有安全又安定的住所,符合马斯洛五层次需要论的生理性需要:在吃饱后需要有个住处。然在有了一套居住的房屋之后,为什么那么多人想买上几套?
从对金钱认知角度来看,房价前进脚步几乎总不停歇,似乎变成让现金保值升值最好的回报形式。有人这么算,首付加贷款利息,若干年后卖出去,可能赚,不赚也保本。这个愿望很美好!人们在决策时总会受到自身认知的影响。
我想问一个问题:按你的认知,能确保房价一定按预期地赚钱或保本么?用经济学讲的富人穷人思维,富人的思维是要增值才会做,就是要赚才会做;穷人的思维是保值、不亏损。如果你不能保证一定赚,那还是穷人的思维,决策的依据是到目前为止你学到的经验,未来呢?用什么预测?靠运气?靠你对房子的情结?有的人买房是买来出租,广州市中心四百万的房月租近五千,年收益为1.5%,出租几百年收回本金,就算房子再升一倍,也要两百年收回。如果到老年时卖掉养老,不错,可以过上一个体面的老年,那还是一个保本的思维,依旧是穷人的思维。如此,对金钱和房子的认识,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你对金钱持有的态度了。
从社交功能来看。马斯洛需要五层论中谈到,在生存和安全得到满足后,人会有爱、受到尊重的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你有了居住必须的房后还要第二、第三套房,表面上看是叫做投资,内心上一定有其他需要,比如当别人羡慕佩服你拥有多套房产而代表你是富人的时候,满足了一个人的社交情绪。心理学讲人际关系四原则,其中一个是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当你听到别人羡慕你的资产时,满足了自我价值感,从这个点上看,你的价值感还是建立在物的基础上。房
子是与个人安全感相关的,当人们用房、车、名誉、地位来衡量自身的价值时,别人羡慕的是物质,并不代表真正的你。但可以让你在别人羡慕嫉妒恨中满足了个人的主观体验,那当下,你可能是满足的。不过你能保证未还完贷的房子一定会是正资产吗?就像股票上市,一下子身家暴涨几十亿,在未套现之前你能确保一定会有几十亿到手上吗?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但人们比较容易将不确定的东西往对自己有好处的方向想。
你一定纳闷为何我要写这些?
因为我想说另一种增值的思维。就是如果你的安全感不是来源于房子,你用与之同等的钱还可以用于什么增值上?就问两个问题:什么价值可以伴随终身?什么样的增值让人生可以比拥有几套房过得更深刻?
不知你的答案是否与我同类。我的观点是人自身的增值可以让你过上不一样的人生!假如用首付款同样数量的金钱,比如100万。不是投于房子,而是用于为读书交学费、深度游10个国家、找一些不同的比你更优秀的老师付他们年费去学习他们的精华、作为经费支持你满世界去见识你想精进的行业……你会选哪样?
再来一个问题,100万投于房子首付,十年后仍然是一套房子,它的面积没有变宽也不缩水。100万投于你想精进的行业或专业,十年后你不是原来的你,你可能变强大,变成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成为一个厉害的。请问是房子增值还是你的人生增值?是租客在享用增值的房子还是你在享用?当这笔钱用房子保值时(也可能增值),你同时也是个房奴,你的生命时间也有一部分放到与房子死嗑上面了;当你用于建设本人时,你本人在保值吗?不,你一定在增值,你的见识变广,格局变大,思维变活跃,触觉变敏锐。从思想到心理,从认知到行为,你都在增值。你正在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你正在成为一个能创造价值的人。
当你以房子为目标,你的价值便是一套房子。你死了,房子不是你的。当你以你这个人的价值为目标,你的价值便远超一套房子,而且为自己开启了新的可能,打开人生空间的价值,即使十年后死了,这份属于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生命而奋进的体验和价值,是你拥有的。房子的价格不是你定的,由市场决定的,市场不缺房子,缺有价值的人,缺能创造价值的人。到那时,你可能是可以影响价值、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守着房子价格的人!
因而,在我看来,积极的人生在于创造,而不在于保值。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