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的伤害,虽然让人疼痛难忍,却极易治愈;而心里的伤害,虽然并无切肤之感,却极难抚慰。
反之,由内心丰盈,而感到的幸福,也肯定远远超过,由物质满足,而体味的愉悦。
通常说来,一个人的刚需无外乎与“吃喝拉撒睡”密切相关,而我也没什么例外,到点吃饭,到点睡觉,日复一日。然而,也还有另外一件事,我愿称其为,我生命中刚需中的刚需——阅读,准确的说是阅读书籍,阅读好的书籍。
我真的没法想象,如果我的生命中少了书的存在,那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就像是,多年以前,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岳云鹏的一句台词,“燕子,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
“你看看,你看看,到底有多爱看书呦,去个洗手间,还要拿着一本书去……”这是我在老家过春节时,阿姨看到我去完卫生间,且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似乎,我能听出其中的感慨,玩笑,疑问……
设想一番,假如,强制我不准阅读书籍,我将会怎样?
我想我大概会目光呆滞,表情木讷,进而深感脑袋的饥饿,以及内心的慌张。就像是一个深陷沼泽地的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点点被沼泽吞没,想要挣扎,可转念一想,那只是徒劳。
缺少了书籍给予我灵魂的滋养,我想我大概会变成行尸走肉,虽然,别人可能闻不到我渐渐腐败的腥臭味,可是,我自己却能清楚的看到我日渐萎靡的身心。
自问,“若是没有了书籍,那我晚上临睡之时,该干嘛呢?那我在走步机上快走的时候,该干嘛呢?那我将如何写作呢?如何分享呢?如何通过引用故事,通过论证道理,来鼓励别人,鼓励自己呢?”还有,太多太多的无法想象的事态,太多太多无法解决的疑问。
回归现实,我想我应该对我当下的生活说千万句感谢,因为,放眼望去,我的周遭满是书籍。家里的书桌上,茶几上,沙发上,电视柜上,床头柜上……公司里的办公桌上,储物柜里,书架上……这大抵就是一种真正可以触碰到的幸福吧!
我愿把每一本书都当做一位智者,他们有些不仅有学识,还有趣味,他们伴我走南闯北,伴我经历晴天阴雨。我不禁想感慨一番,“是你们助我成长,是你们抚慰了我的心灵,似乎,我在这世间遇到一切问题,你们都能给与我答案。”
当然,也有小伙伴会偶尔问我,“为什么我就是读不进去呢?有时候,即便勉强读完一本书,也感觉没多大用处呢?”诸如此类。
近来,我在读一本叫做《三国配角演义》的书时,读到一则极为有意思的小故事。而后,我就想,如果我要是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该多有意思,自觉,肯定要比聊些新闻事件,侃些明星八卦,有趣的多。于是,我读完一遍,又读完一遍,然后,刚好身边有一位小伙伴,我就洋洋洒洒的把这则故事,讲于他听,再然后,我俩又对此故事情节,以及其中人物,畅聊了一番,真的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此外,我从书中学会了“双拼打字法”,从而将我使用多年的“全拼打字法”替换了下来,此后,我的打字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我从书中学会了“左手执筷”,进而,我领悟到,“如何才能证明你学会了一个技能呢?”答案是,看你能否以浅显易懂的话语 ,教于别人,教会别人。我从书中学会了投资的方法论,即简单的两个字“定投”,至今,我已然将此方法论实践了三年之久。我从书中学到了……
有书在,我便觉得这人间值得。
我的人生导师,同时也是著名作家的李笑来,在谈到“父母是否要为孩子购买学区房?”这个问题时,说到,“最好的学区房,其实是家里的书房。”
我不禁想憧憬一番,以后,大抵我家应该不会有电视,因为,它会被书籍取代,大抵我家也不会有客厅,因为,它会被书房所取代,大抵我家应该不会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