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情与神入

共情与神入

作者: 心喜欢生0003 | 来源:发表于2022-12-11 00:28 被阅读0次

共情是指一个人理解到、意识到、感受到或替代性地体验到另一个人现在或过去的想法、情感和体验的过程,它是与咨询或治疗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临床概念,也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共情”是一个翻译过来的词(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合适的翻译,建议译为“同理心”),它指一种技术与能力,又称换位思考或换位体验、同理心、神入等,分别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共情的英文词Empathy源自希腊文empatheia,这个词的意义接近中文的“神入”,原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一个人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

  共情是人类情感交融过程中的一种珍贵感受,也是一种难得的人际互动能力,是个体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情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界定。直观地说,共情是指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在认知及情感层面的感同身受或精神共鸣,因此可以叫做“共感”、“同调”或“同理心”。在治疗关系中,共情可以定义为“治疗师从患者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患者并促成与他/她一同思考的情感互动能力”,即换位思考或换位体验能力。而在分析情境中,共情指一个人进入他人内心世界的过程,有理解及内省之意。因此,大多数精神分析师不使用“共情”而改称“神入”。

  弗洛伊德在1921年关于“神入”做了这样的阐述:有一条路径从认同出发,经过模仿而通向神入,藉此我们对另一个人的心理世界达到某种程度的理解。不过,弗洛伊德强调的是分析师作为观察者的理性认知角色,认为神入虽是进入他人心理世界的重要过程,但要小心面对神入的情绪或情感面。也就是说,分析师应小心避免将自己的反移情或情感投射当作神入,这是“神入”作为技术应用时必须要特别注意到的问题。由此可见,神入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虽然不是基本概念之一,但却发挥着内省及帮助患者内省的临床作用。

  自体心理学理论中的“共情”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既包含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治疗中的共情,也涵盖了精神分析对神入的传统理解,是共情与神入的一个理论综合,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而科学的共情或神入概念。科胡特认为,共情是理智的工具、认识的手段是一个人进入无法直接观察的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共情(有译成“同理性融入”)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科胡特在实践中发明的一种精神分析方法论。科胡特在1957年《内省、共情与精神分析》一文章中第一次清楚地标示出“共情”与“内省”在精神分析研究中的关键地位。在1971年《自体的分析》一书中也提到共情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即:共情是一种认知模式,是特定地适用于复杂心理构造的感知。在恰到好处的情境下,自我将应用“共情的观察”以收集心理资料,并应用“非共情的感知”处理无关人类内在生活区域的资料。

  1977年,科胡特在《自体的重建》一书中再次定义了共情,他说:共情在本质上定义了我们的观察领域,它不只是一种有用的方式,透过它我们得以接近人类的内在生活。如果我们没有透过代理的内省而感知的能力,那么人类的内在生活的意念本身、以及关于复杂心理状态的心理学想法都是无法想象的。那么什么是人类的内在生活?它就是我们本身与其他人的所思与所感。1984年,在《精神分析的治愈之道》一书中,科胡特再次对共情的运用发表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与见解,在关于精神分析治愈的“基本咨询单位”的阐述中,他把“理解”与“解释”这两个基本咨询单位都纳入在共情概念之下,强调不仅理解患者属于共情,解释则是更高层次的共情。

  如果我们把共情进行分类,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概念共情”和“共振共情”。概念共情指别人告诉你关于他(或她)的思想和情感时,你通过联想自己相类似的经验,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最后达成对其思想和情感的理解。通俗地说,概念共情就是听清楚别人的话语,听懂别人话语的内容,理解别人话语内容的意义。这是基础水平的共情。实际上,我们无法真的进入别人的内心,无论是共情还是神入,都只可能是一种想象中的近似,或者是对近似的想象,是一种换位思考。

  不同于概念共情,共振共情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解、思考或想象,而是一种情感、情绪的直觉,甚至是一种生理反应。美国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铁钦纳在1920年使用共情(Empathy)一词时,指的就是这种身心体验,他将共情描述为身体及行为的模仿(motormimicry)。铁钦纳认为,共情(神入)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感同身受的体验。当一个人观察到另一个人的情感状态时,观察者会下意识地模仿对方的情感表达。譬如,当看到另一个人处于压力状态中,我们会不自觉地缩紧肌肉,并产生一些类似的但强度相对较弱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天然地具有体验别人的体验、感受别人的感受的能力。当幼儿在母亲怀中栖息的时候,如果母亲是安宁的,幼儿可以从她的呼吸、表情中感到这种安宁,于是也变得安静下来。反之如果母亲是焦虑的,幼儿也是焦虑的。这种情感交互感染现象在成人生活中同样如此,从而构成共振共情的基础共振共情不仅能够提供给我们重要的关于对方内心体验的信息,而且具有本能反应和快速加工大量信息的特点。不过,共振共情可能诱发出共情者的移情(对咨询师而言就是反移情),并可能使其处于情感体验上的某种不自控状态。因此,作为咨询师,不能任由共振共情任性发展并支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而要保持节制,并依据理性觉察而做出反应。

  共情与神入两者的内涵相似而重叠,可以当作同义词使用,只是在使用习惯上有所不同。大致而言,精神分析流派特别是经典精神分析治疗师愿意使用“神入”,非精神分析流派的治疗师则愿意说成“共情”。不过在中文语境中,共情与神入存在着极其微妙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概念词汇的使用。共情与神入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①共情多指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与换位体验,与同理心一致,神入则强调对对方主观心理世界的有距离观察和理解;②共情偏重情感、情绪和体验层面,神入着重于觉察、思考和认知层面;③共情一般仅仅针对那些已经明确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神入则聚焦话语文本的无意识意涵,以及那些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或者在话语之外的、未能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欲望;④共情强调说者与听者之间的人际互动,神入仅仅用于描述听者对说者内心世界的进入和由此获得的某种内省,这种内省并非一定需要使用言语进行传递。

  由此可见,包含神入内涵的共情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这一概念至少包含四层基本含义:

  第一层含义:共情既是智力过程又是涉及情感投注和身心体验的情感(情绪)过程,是认知、觉察、直觉、想象、思考和换位体验等心理过程的综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共情定义为咨询师依据当下的经验和直觉而对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进行的想象性认知过程。不过,相对于想象性认知,情感及体验或许更为重要。因为缺乏感同身受,就谈不上对对方的情感过程的觉察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咨询师的感同身受是共情的基础。

  第二层含义:共情不是咨询师的自身情结或某种内在情感在来访者身上的投射反应,不是移情,而是一个人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这个世界的替代性体验,它要求深入来访者的内心深处,去理解他们过去与现在的感受。譬如,当来访者讲述他过去的某一段重要经历时,咨询师不仅能够理解来访者在过去事件发生时的情感即“彼时的情感”,而且能够体察来访者“此时此刻”作为讲述者的情感。但是,由于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人格成长的诸多方面存在不同,这种“理解”和“替代性体验”可能是极其主观的并且难免出现错误,因此“能否准确共情”始终是咨询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三层含义:共情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加深不断“领悟”的动态过程。它不仅要求咨询师能准确反映来访者的情感,即和来访者一起感受,而且也包含与来访者一起思考。共情不仅涉及到针对对方“已经言说和已经体验到”的情感的理解,而且必然涉及对其不再话语之中的、没有意识到的“无意识话语”和自我防御方式的理解。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理解”和“领悟”过程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进行的而不是单方面的活动。

  第四层含义:共情以向来访者提供安全的、容纳性的、支持性气氛为条件,让来访者感觉自己并是不孤立无援的。用温尼科特的概念来说,共情以分析者为患者提供的“抱持性环境”为关系的前提。

  有人把共情描述为“开启心灵之门的第一把钥匙”,这是非常贴切的,因为共情显然能够增进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情感协调,并产生一系列心理效应。当一个人感到被理解的时候,他们会倾向于更自由、更开放、更坦诚地表达他们内在的想法,去探索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隐秘的情感和体验,去透析意识背后的无意识。因为他们感到有人站在了自己这边,是自己的同盟者,这种信任感会极大地提升他们面对内在痛苦的勇气和能力。

相关文章

  • 共情与神入

    共情是指一个人理解到、意识到、感受到或替代性地体验到另一个人现在或过去的想法、情感和体验的过程,它是与咨询或治疗关...

  • 共情真的有那么好共?

    什么是共情呢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FROM 百度百科 ...

  • 如何练成共情高手——《爱的五种能力》读书笔记四

    能力三:共情 概念: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

  • 作业(一)

    1 复习并体验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 共情

    共情,见百度解释: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看亲子教育类书籍常...

  • 演讲中的“共情”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最早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

  • 今天给各位家人分享:共情--教育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2)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

  • 共情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

  • 贴近体验、神入、共情与安忍

    神入,是一种理解他人能力。 在心理治疗中,很重视情感经验贴近,有一个词为:共情,或者理解为共感、神入。这是有细微不...

  • 论共情

    要说共情,先说一下什么是共情。 共情又称为同理心、换位思考、神入,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与神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ho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