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本疗法
贴近体验、神入、共情与安忍

贴近体验、神入、共情与安忍

作者: 田凯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07:20 被阅读31次
    神入,是一种理解他人能力。

    在心理治疗中,很重视情感经验贴近,有一个词为:共情,或者理解为共感、神入。这是有细微不同。共情一般是共同的感受,比如对方哭,她忧伤,你也能感觉到这是忧伤;对方喜悦,你能能感觉到喜悦。除了这些情绪性的感知,还有其他,比如对方感觉身体不舒服,你也有类似的与你身体相关的感觉,这是共感。当某一些感知似乎和对方内在意识世界有吻合贴近的时候,用神入比较贴切。有些感觉未必和来访者相同,但是有类似规律,比如同是情绪的、身体感受的等。共情经常的练习,有时候会使得咨询师能够同频某些洞察力的、对方散发出来的信息。这些有助于推进潜意识到意识的浮现。

    共情-生活中的-练习技巧

    共情的练习,可以从诗歌练习,通过阅读一首诗歌,体会流动的感觉;还可以从听广播练习开始;可以从一部电影中,通过观看来体会;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来了解体会;可以通过触摸物体,练习触觉来体会;通过练习想象,通过想象的相来体会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出现了客体载体(材料)——情感(感受)——客体主体(某些浮现的对象体会)——主体体会的反复震荡促进过程。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可以更敏锐的了解自己的情感、外在世界的情感、这是一种连接能力的基础。

    共情-观禅、冥想、意识聚焦中的练习技巧

    情绪的启动会伴随着神经的电能变化,这些变化会以身体的感知呈现,这里换一个词:共振。观禅,有很多种类,大多是对想象的对象做跟进、变化,同时跟随这些变化,了解体会这些,一类是促进放松减压;一类是促进了解和觉知;还有某一类的对治。在和意识对象的互动过程中,更多的情感互动产生于其间:主体——情感——对象(所缘);主体——体会——情感;主体——觉知——体会;等等反复摆荡促进觉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共感、心智化。冥想和意识聚焦也是类似的上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流动的、动态的过程。比如像流动的溪水,均匀而自然的前行。

    停留于此―共在

    在出现了一些体会、感觉、情感等对象的时候,跟这些感觉、体会、情绪呆一会儿,呆于此可能是困难的,可以借助于放松、长期的稳定感练习逐步实现。在止于此的时间内,比如会有瞬间放松、交互体会、呆立不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整合推进的过程。有助于自己的一些觉知。如下图共在的部分。

    流动与共在

    停留的难题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处在共在里,容易流走、缠结或者急于行动释放张力。这个共在,类似于:安忍。

    在传统的精神分析中,用停留与此,通过退行实现的时空转换,用以应对那个时刻的记忆和全身感觉,这在临床中屡次出现,那个时刻若是创伤时刻,可能引发情绪、或者是身体的难以应对,这被称为恶性退行。当时分裂碎片化的组织过于激进的进入,而安全的全身性的应对没有发展出来,或者说:微细的防御组织群没有发展出来。这是一个具有风险的事情,在传统的精神分析中。

    安忍的时刻发生了什么?

    具有身体生物体组织、情绪情感、内在关系及象征化意象、以及外在新环境(包括咨询师的在场)完成了新的呈现,这个呈现过程,在弗洛伊德时代称为“潜意识意识化”,蕴含背后的巨大的模糊过程中固结的情感能量转移出现,这个出现和转移过程同步带来了心智化(这是通过诠释和咨询师的语言重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停止行动,自动化的思维,各种防御的习惯,开始觉察自己的内在,并和内在共存的时候,带着一丝觉察、持有温和而慈悲的态度、对自己的允许和善意,将会增进这个过程。

    共在:一些练习促进的方法

    ①止语,在一天中给自己一段时间,不说话,包括面对适当的对象,同时留意在止语的那一刻发生了什么感觉?开始有怎样的想法?

    ②感觉的训练:比如只是看;或者只是听,仅仅是如此,那么随后的混合的想法是什么?

    ③只是尝试着似看非看、似听非听的方式去练习,比如面对一些刺激性画面,尝试去看,再同时运用全身放松去应对,直到适应,同时留意适应过程中自己的其他联想,并尝试体会这些部分。

    下一篇是相对应的部分:

    体验远离、稳定与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贴近体验、神入、共情与安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hr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