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每天写1000字书房就是我的全世界
普通人学的是知识,高手学的是套路——框架式写作带给我的3个启发

普通人学的是知识,高手学的是套路——框架式写作带给我的3个启发

作者: 落樱晚晴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22:38 被阅读27次

【启发1:认知升级】

普通人学的是知识,高手学的是套路——框架式思维为何如此重要?


1.成长方式的两种赛道

有一年寒假,我帮高三的表妹复习,她正被每次都低分飘过的政治试卷搞得头疼。

我借来她的全套政治教材,看了一晚,第二天很快帮她画了个知识框架图出来,说回答论述大题时候要这样这样思考,点都踩准踩全了,拿满分应该不难。

表妹写完,一对参考答案,回头吃惊地看向我:毕业几年了,你咋还能记得这么清?

我笑:那是因为高中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普通老师教知识,好老师懂得教方法。只要你掌握了套路,万变不离其宗,考试也不会难到哪去。

大家都知道,文科班嘛,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最习以为常的复习办法是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但我们政治老师不这么干。

那时候,瘦瘦小小的他气定神闲地站在讲台上,拿起4本必修政治教材,告诉我们:4本加起来是不是很厚?但你们复习的时候,要学会把书读薄,薄到一张纸。但拿着那张纸,还能再讲出4本书的所有知识点。

于是我跟着他教的方法,反复看教材,不断提炼,归纳,果真把4本书读得越来越薄,最后薄成了一张纸。看着那张纸,我第一次发现这两年政治课上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体系、有脉络章法可循。

这时候,心中有体系,记要点也快,再来做试卷自然胸有成竹得多。

后来去实习、工作,我都保留了这种及时梳理和填充框架的职场习惯。每次实习结束,或是做完一个项目,都会顺手做一份逻辑清晰的总结报告,或者干脆整理出一份“工作手册”出来,以便交接给新人的时候他们也能更快上手。

这样的习惯,让我在职场上给每一任老大都留下了还挺靠谱的印象。但我觉得这些“工作手册”,更大的价值其实是帮助了我自己,正是这些积累下来的工作思维模式和沉淀下来的经验,帮我快速成长,把握机会,从而胜任更重要的工作。

成甲在《好好学习》里发问: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问题不在于我们不够努力或是不够聪明,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错了。

在学习这件事上,普通人和高手最明显的区别是:普通人的学习,总是试图掌握更多应对具体工作和问题的方法,就像呆在笼子里不断跑圈的老鼠,看起来很努力,实则一直原地打转。

老鼠赛道,图来自《好好学习》

而高手们却早早明白了学习的本质,透过纷杂的表面知识看到底层规律,从而不断提升认知效率,在快车道上一路飙升。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老鼠赛道”里跳出来,进入学习的快车道呢?

秋叶大叔在写作训练营的第一课中,就给了答案——掌握框架式思维。

2.破局的机会:掌握框架式思维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一书里说: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掌握八九十个模型就差不多能让你成为拥有普世智慧的人。

但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能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很快掌握这个领域的核心概念?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能一针见血看见问题的本质,思考得足够深度?

我们的学习方式需要发生变化。而大叔的第一节课,就是在教我们理解“套路”,帮我们搭建更有效更底层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我的写作训练营与其说是教你如何写作,不如说是如何教各位结构化思考。教大家的是动手更新知识体系的方法,如何可持续的解决问题,而不是企图拿到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

写作有“道法术器”几种,大叔一来,直接教你心法。

课程设计能有这样的格局和仁心,让人发自内心地钦佩。

【启发2:目标导向】

在开始写之前,先明白为什么而写——“大局看长远,有舍才有得”

1.目标导向的重要性

D2的作业是设立学习目标,大叔让我们想一想设计这个作业是何用意,提及“目标是帮我们建立审视生活的锚”。

第一节课,大叔又进一步明晰了目标导向的重要性。光是课上提到的写作方向就有6种,虽然都叫写作,但不同的写作方向其实本质上区别很大,其标准,对人的基本要求乃至回报都不同。

所以,在真正坐下来开始写之前,最需要思考的一件事其实是:你的写作方向是什么?

第1小节的视觉笔记by李小妖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地方,只有找准适合自己自己的写作定位和方法,才能为自己创造最大化的写作价值。

若是并不清楚自己为何而写,只是看到别人这么做,也分外眼红随之人云亦云,可得小心落得个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花了气力却一无所获呢。


2.大局看长远,有舍才有得

读秋叶大叔写的《互联网+秋叶课堂:我的网课创业》时候,我对一个标题记忆深刻:大局看长远,有舍才有得。

有大局观,目光放长远,要看到长期的价值,而不把视野局限在暂时的得失和利益之上,这样反而容易看清楚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好是坏。

我之前有贪多的毛病,生怕错过什么“风口”,但兴趣多吧又都很浅,想做的不少吧,但都扎的不深。细想来,其实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对自我认知的迷茫模糊,也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试来试去,反而蹉跎了岁月,将将一事无成。

道理听过很多遍,这次总算上心了一点。第一课让我明白了:

目标是种聚焦,某种程度也是在舍弃。

但这种舍弃,你不要怕。

几年后回看来时路,当年守一不移的坚守某个目标,像“蚂蚁”一样慢慢拱,其实对于天赋有限的自己来说,会有更大的“得”。

3.我的写作目标是什么?

那么,回到我自身,我的写作目标是什么呢?

第2-5小节的视觉笔记by李小妖

大叔提供的4种写作方向的分析框架十分清晰,而且每一个都直接点出了写作本质所在,让人一下子就避开了误区,关注到重点:

我之前一直都有投稿的想法,但很不自信,总想着先好好练笔吧,练到位了再投稿。结果大叔当头棒喝:错!关键是让约稿渠道认可你,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练笔。要知道,没有什么比金钱激励更倒逼你的文笔进步。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于是结合我昨天设定的写作目标,短期内,我将自己的写作方向定为【投稿式写作】,侧重在读书/个人成长和职场思考等方向。

借助赚稿费的框架式写作方法,查找资料,列了一个基本的投稿框架,虽然还稚嫩,但思路有了,完善表格只是时间问题。下一步行动更应该是:选择渠道,大胆去投稿!

时间关系只先整理了这些,之后慢慢完善

【启发3:个人品牌】

今天开始,给自己种下一棵“知识树”

写作的长期目标上,我也希望自己在个人品牌式写作上能有所得,所以今天这两天上课的时候,看到大叔花了很大篇幅来讲个人品牌相关的东西,重点明了,框架清晰,操作性强,一小节分享抵得上别人一套课,瞬间觉得赚!翻!了!在这里总结下自己对于个人品牌的一些理解,以及上完课后立马实践起来的一些行动记录。

1.“孕妇效应”,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大叔在导读音频里说到“孕妇效应”,当你开始关注一个现象或是一件事情时,你就会发现它将频繁出现在你身边。邻三月的分享也很打动人:当你心里开始惦记着写作,你会比以前更留心自己的生活,一草一木一件小事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

我想,这和把梦想可视化,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吧。把自己的个人品牌梦想写下来,可视化,装进脑袋,持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时间有限,整理还不够完善,会再调整

2.用写书的方式来学习

在打造个人品牌中,框架式写作同样提供了一种学习思路,就是用写书的方式,用输出倒逼输入。当自己更新完这些内容后,自己对于这个领域的体系也比较完备了,一本书的初稿有了,一棵“知识树”就这样不断地生长起来。

想起秋叶大叔昨天的作业点评:能完成作业就不得了。

今天开始有点懂了,一节课、一份作业,换着角度去思考,去破题,会有不同的收获。要是每份作业都认真地写,写出举一反三的效果,这28天过完,确实不得了呢。

共勉,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通人学的是知识,高手学的是套路——框架式写作带给我的3个启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h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