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感悟和思考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心理
个体与群众,盲目的情绪性从众和其他一些思考

个体与群众,盲目的情绪性从众和其他一些思考

作者: 与Winter的五百天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20:27 被阅读55次

    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前提,即只要是人类,就必然会是一种感性动物。

    这个结果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氛围所造就,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就免不了拉帮结伙,上下打通,而这种“关系”的背后,则大部分都是由利益和共同的“情感”所驱动的。

    说的难听一点,一种是为了让关系“变现”,而另一种则是依靠愚蠢甚至是泛滥的情感来让靠关系走在一起的人消费这种情感——如果人的自我思考能力并不能达到他所期望的层次的时候,他就会感到自卑和胆怯,而相反的,就会非常自信甚至是自负。靠情感走到一起的关系一般则是朋友关系或是伙伴关系,他们厌恶了以利益关系为外衣的包装方式,转而利用这种看似高大上的方式来消费情感。

    按常理来说,这种情感消费本意是好的,但是这种情感的消费却很少保持在一个理性的范围之内:粉丝营销、不看不是中国人、是兄弟就喝一杯...诸如此类。

    我把这种情感营销归类为“自我价值的强迫性转移”,将自我的意志强行加在别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荒谬的事情,但是在如今的“情感泛滥”的年代,这种理论却很是热销。

    我们这里不讨论他的影响和成果,只讨论为什么。

    为什么情感泛滥如此严重呢?

    再次引入一个概念,来自勒庞的《乌合之众》: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我本身并不喜欢勒庞的,我认为他的这部作品偏激、肤浅,不经论证就大话连篇,没有社会学家的考据癖,所以这部小说只能算是勒庞本人主观的思考和理解,并不能算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现象。

    而勒庞的这句话想说明什么呢?

    我简单谈一下我的主观理解:当我们的思考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理解自我的程度的时候,我们做出的大多数决定,其实都是来源于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一种惯性判断,而这种惯性判断几乎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他是无法消除或者改变的。只有抑制这种原始的思考形式,才能让自己的习惯回路转变成另外一种形式,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习惯核心的养成。(参考《习惯的力量》)

    这种习惯回路是绝对可以改变的,只不过我们善于让自己的大脑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放弃了这种改变的可能性。

    很多人处于一个很有意思的阶段,这个阶段我称之为模仿阶段,并且这个模仿阶段很难从中跳出来。“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这句话倒是不错,但是很容易让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再加上自制力不足,自然就变成了恶性循环了,而至于这种恶心循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看看如今的版权争议就了解大半了。

    理解力和思考能力低的人,很容易被感情所左右(这里探讨的类型全都是相对于整类人中的基数而言的),缺乏自我判断能力,也就自然而言导致了其所作出的评判,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种既非主观也非客观的“中性”评判。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这种中性的决定极容易被怂恿者利用,作为其手中的力量,制造舆论,煽动群众,因为这种决定也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当事人部分的主观观念在里面,而剩下的大部分观念,则被怂恿者利用自己的观念强行转化成自己的观念,最终实现了两种观念的融合。但这种融合本身就是媚俗的体现。(部分词汇参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媚俗的体现,尤指这种缺乏自我思考和自由意志的情感运动。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媚俗呢?

    首先,我们要先理解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

    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是在活着,而是在完成一种机械式的、缺乏灵活性的惯性运动——我们称之为生活,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我们会去思考、去尝试着认识你自己。

    第二个问题:价值观是什么?

    价值观就是你、我、他。也是一个人作为个人意志最具象化的体现,是完成思考运动之后的最终成果。

    诚如以上,我们得到了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对你对我,都是有些帮助的,有的人或许毫无感觉,有的人或许受益颇多,无碍。在此,只是尊重每一个愿意去独立思考的人,努力着、拼搏着,为了改变世界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有人推崇读书无用论,有人认为世界黑暗,前途惨淡,有人依然努力,依然理想主义,有人磨破了头皮,奋力挤入资本的殿堂。谁对谁错呢?

    无对无错,在不断的社会浸染中,许多人必然要去接受或改变一些东西,为的是融入社会,融入群体,但也有很多人选择了其他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越多,也就越能够认识自己,生活也就一个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无论谁选择了什么,都是对的。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体与群众,盲目的情绪性从众和其他一些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ij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