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懂你的心,无法忽视的情绪感受——赢了别人还是赢得孩子
很多孩子在受了委屈时选择沉默,为什么不寻求周围人和家长的帮助呢?
曾记得看过一篇新闻,一孩子在学校被老师羞辱,家长去学校讨回公道,让孩子休学在家。
我们觉得孩子得到了支持应该就会好,会开心,或者还没排解掉被羞辱的心理阴影,应该是伤心,难过或者是害怕。可孩子在情绪脸谱上指出的是“绝望”。
为什么孩子感觉到的是绝望呢?父母忙于讨回公道,孩子被休学在家,像被置在苦井中间一样,没人理他,他没有产生与周围人的链接,就感受不到任何爱与支持。
后来妈妈了解到孩子的情绪并认识到产生“绝望”情绪的原因,给孩子转了学。可孩子转学后在情绪脸谱上指出的是“不知所措”。孩子绝望是伤害在心灵层。转学后心灵得到了安抚,却不知所措。不知所措就到了方法层面,已经有所好转。
妈妈知道孩子的情绪感受后,经常约其他家长和小朋友到他们家或者一起出去玩,孩子的情绪才得以好转,变得愉悦。
如果我们不懂孩子的情绪感受,只能在无知中让孩子继续受伤。我们只有懂得了孩子的情绪感受,才知道当下的行为是否可行。
把焦点放在改变对方家长或那些外在的环境的因素上,而忽视了对自己孩子情绪的支持和帮助便使得其反。当自己的孩子处在害怕、担心和惊恐之中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看看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给他提供安全,化解他曾经受到的惊恐和创伤。如果仅仅讨回公道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关怀之上,孩子刚开始也许只是一顶点委屈和害怕,可在事件的逐步演变之下,这样的情绪没有得到支持(如老师不认可家长的想法,甚至学校参与其中,不赞同家长的想法。)、关怀(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情绪感受),一味追求公道。孩子会一步一步的步入情绪的深渊之中。
所以家长朋友遇到了不良情况,原则是可以坚决的说“NO”。但做为一个家长,如何通过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去找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孩子能够从那个创伤中恢复过来。同时让她面对他不舒服的情绪的时候,可以勇敢的说一个“不”字,使孩子免受伤害。
遇到问题最主要的不是讨回公道,赢了别人,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关怀之上,使孩子顺利的度过难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