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我们称赞某个人,一般会说,他/她好会做人啊,这样的人情商一般都很高。
大学室友大志结婚的头天晚上给了我们一帮朋友,同学,还有从老家来的父老乡亲都安排了酒店。喜欢打麻将的给他们凑了一间麻将房,我们几个同学则安排了普通的双床房。然后每个房间都额外买了牙刷和牙膏,不是酒店的那种一次性的而是从超市买的全新的。
好友勇哥指着牙刷感叹道,大志想的太周到了。
当然勇哥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晚上我们去唱KTV,半夜大志和他媳妇送我们回酒店。大志忙了一天累的不行直接住了酒店,倒头就睡了。他媳妇则回家,第二天早上还要早起化妆,自然不方便住酒店。
我们几个人打着哈欠走进电梯的时候,勇哥则把大志媳妇拉到一边,表示要送她回去,因为太晚了,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不安全。
当然,大志媳妇拒绝了,因为家里离酒店并不远,而且也不便麻烦客人。但是勇哥这样简单的一个举动却能让人倍感温暖。
和这样的人相处是种很舒服的事。
我现在依旧做不到这样,但是我正努力往这方面靠近。当然朋友之间的相处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注意这些,每个人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么多年的交情并不只是说说,因为我们早就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了,也喜欢一起相处的感觉。
我们也得承认,对于不熟的人,我们往往还是看重第一印象,在职场中尤为如此。
以前一次出差中,我被安排和一位技术人员住一个房间,入住前,那位技术员特意找到我,跟我说他是抽烟的,如果我不抽烟的话,他就申请换一个房间。我并不在意,我们之前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相互之间并不熟悉,我以为他是想和熟人住一起。
前段时间依旧是出差,依旧是和一位技术人员住一起。每天晚上看着他旁若无人的抽烟,玩游戏,不禁想到之前那位技术员,感叹,果然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之前的那个技术员实在是太贴心了。
我总有那么一种感觉,同事之间的相处是很难的,即使共事的时间再长也很难变成朋友,离职之后可能就再不会联系。好像我们潜意识里给不同的人贴上了标签,就像手机通讯录里面一样,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客户等等。我们潜意识提醒自己他是同事,但不是朋友。
同事之间的相处大多小心翼翼。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同事总能让人喜欢,或者说不讨厌。比如之前说的那位技术员,至少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很好的。
同事小红有几天家里忙,孩子在家里没人照顾,便带着孩子一起上班。孩子在办公室跑来跑去,发现什么新奇的东西有时候会大喊大叫。小红竭力约束着孩子,但是小孩子天性好动,加上工作忙,有时候小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事后小红买了一大推吃的东西,给办公室的人都送了点,理由就是之前孩子太吵,打扰到大家了,这里表示歉意。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喜欢那个小孩子的,我也看到有同事会去逗一逗他。凭心而论,他也没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小红的举动却让人大生好感。
小红是我们公司业绩数一数二的业务员,业绩做得好,却不遭人嫉妒,这大概就是秘诀了。
同事之间尚且如此,面对客户就更不用说了,说是如履薄冰都不为过。
公司有个同事绰号是教授,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叫她教授,可能是因为她的业绩不错,或者是因为她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很好,总之大家都这么叫,真名反而叫的少了。
教授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像是卖家与买家的区别,更像是朋友。我记得有那么一个订单,教授是在凌晨五点联系客户,让客户直接通过微信转了钱。
最后客户告饶,说行了吧,可以让我去睡觉了吧。
有截图,但是没有经过教授的同意,这里就不发出来了。
当时看到截图让我感受颇深,想不到有人能和客户的关系能好到这种程度。
这得归功于她对客户的维护,从她给客户接机就能看出来。
据说教授有一个客户喜欢鲜花,于是每次他来的时候,教授去机场接他都会带上一束鲜花。还有一个客户喜欢喝星巴克的咖啡,于是教授接他的时候就直接从机场附近的星巴克打包一杯咖啡。
鲜花和咖啡都不贵,也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却可以让客户一扫旅途的疲惫,让客户的心情变得愉悦,再进一步能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可能也会有人问,这样是不是太过殷勤?但是反过来想想,这样并不需要太多成本,当然也谈不上卑躬屈膝。一个简简单单的举动能让人和你在一起感到舒服,何乐而不为呢。
鲜花和咖啡,包括前面说的小红买的好吃的,大志买的牙刷牙膏,这些都只是工具,但是却能很好的反映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这样的人总能为他人着想,总能顾忌到别人的感受。而我们也乐意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或为朋友,或成为同事。
总之,成为一位让人喜欢的人,做一个会“做人”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