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看过电影吗?听到这句问话,许多人一定会不耐烦地说:“你这不是废话吗?谁没看过电影?”我再斗胆问一句:“你看过露天电影吗?”新世纪的零零后也许会好奇地问:“什么是露天电影?”上世纪的九零后肯定会说:“谁看那玩意儿,它怎有电脑里的游戏有趣。”恐怕只有七零后及以前的人,会向往地说:“露天电影是儿时的美好回忆,它给我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太多的欢乐!”我是一个六零后,写到这里,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让人留恋又向往的年代。
每回演电影,大队的广播喇叭都会提前通知。人们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那时,农村还没有电视机,就连收音机也不是家家都有,所以,看电影就成了人们唯一的娱乐节目。还在上小学的我们,下午放学后,顾不得回家,就会跑到十字街常放电影的地方去占座位。往往为一个位子争得面红而赤。
电影开演了,观看的人黑压压一大片,有的人来晚了,站在后面看不着,追不得已就去背面观看。我的心被电影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或高兴,或愤怒,或流泪。给我印象深刻的影片有好多,如故事片《卖花姑娘》、《英雄儿女》等,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
观看影片《卖花姑娘》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对万恶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愤恨心情,对欺压迫害穷苦百姓的地主老财更是痛恨之极。当时,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要防止地主富农复辟变天,他们时刻妄想着让我们“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我小小的脑瓜一上学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我和几个同学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一个富农的家,这个富农是一个老婆婆。我们好多次经过她家时,就要搬起一块石头狠狠地砸向她家的后墙,然后嘻笑着快速逃离。很快,背后传来了老婆婆气急败坏的叫骂声。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每每想起此事,总感觉自己太冒失,挺对不住那位老婆婆的。
如果说看影片《卖花姑娘》,使我们这些小学生,对万恶的旧社会和一肚子坏水的地主老财,产生了痛恨之情,那么,看《英雄儿女》、《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影片,则让我们对王成、杨子荣和郭建光等英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崇散之情。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王成的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成了我和小伙伴们最爱学说的一句话。
放学后,我们在玩耍时,常常用一窄纸条贴在手踠上,另一只手叉着腰,模仿《沙家浜》里的郭建光,满怀豪情地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我们唱着唱着,好象自己变成了郭建光,真要上战场和敌人去拚杀。每当放学的日子,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各自回家找一围裙披在身上,学着杨子荣骑马的架式,在雨地里跑啊跑啊,边跑边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雨水打湿了衣裳,我们全然不顾,依然不知疲倦地跑着唱着,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欢乐当中。
当时,村里不是天天演电影,总会隔俩仨月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演一场电影,我们想看电影的饥渴心情得不到满足。于是,只要听说附近哪个村演电影,我们就会相约骑着11号自行车(即步行),兴冲冲地去四五里外甚至是七八里外的村子里观看。有时,兴高采烈地跑了四五里,到那儿一问,人家村里根本没演电影,只好垂头丧气的返回。寒冷的冬天,去外村看电影回来,人们都睡下了。我们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引得村里的狗不停地狂吠,更显村里的寂静。有的小伙伴胆小,不敢独自回家。我们就会送他到巷子口,目送着他向巷子深处的家走去。他为了给自己仗胆,边走边唱歌,快到家门口了,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身影消失在门里,歌声也戛然而止,我们见状,不由哈哈大笑。
一九七六年,我上初中一年级。当时,离我村四里地的东董村的学生,都来我村上初中。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们和新同学的关系相处的特别融洽。一天下午放学前,得知我村晚上放电影,心里自是高兴万分。我村的同学经过商量,决定让东董村的同学留下来看电影。放学后,我们一人或两人拽住一个东董村的同学,盛情挽留。他们无奈只好留下来。我和好友冯林,拽住了一位姓李的同学。我兴奋地跑回家,告诉母亲晚上有同学来家里吃饭,母亲愉快地答应了。我马上去找那位李姓同学,谁知,他却在冯林家早吃上了,我只好遗憾地告辞。那天看的什么电影,早已记不清,但挽留同学吃饭的情景,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依然历历在目。
又过了些日子,东董村晚上演电影。晚饭后,我和好多同学,有说有笑地跑去观看。电影结束后,我和伙伴们往回走,突然在路口遇见东董村的同学们,非让我们留下住一晚上,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一同去学校。我们谢绝同学的挽留,执意要回去,可东董的同学们硬是不让走。经过一阵围追堵截,我和另外两人侥幸跑出包围圈,许多同学不幸被拽住无法脱身,只好乖乖地随东董的同学回家。现在想起此事,仍不免要笑出声来。看电影给我的童年少年,带来了太多的欢乐和留恋。
如今已进入新世纪,昔时的情景再也找不回了。前天,村里的喇叭广播说晚上有电影,让村民晚饭后早点去十字街观看。如今,农村演电影都是国家义务播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
我正吃着饭,听见电影已经开演,然而,我早已没了年少时,看电影的那股兴奋劲。不知是现在的电影没了吸引力,还是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我宁愿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晚饭后,忽然心血来潮,想去观看电影。我不慌不忙地来到十字街,看到一个长方形的幕布,只有这个情景,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扭头看观众,偌大的场地,加上放映员还不到三十人。其中一半是五六岁的孩子,由爷爷或奶奶领着在边玩边看,还有一个坐轮椅的。看着如此冷清的场景,不禁感慨万千。时代确实变了。
露天电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却历久弥新,经久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