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三月始发的「周末雨」玩了将近三个月,升级了,「龙舟水」正式登场!
据时而不靠谱的天气预报说,这次的雨要来玩30天。
估摸着,台风季无缝接班的几率,不小。
大雨滂沱的日子里,奔波生活的人儿们「湿气」就更重了。
雨衣罩得住衣服,却保证不了衣服不会湿。
车子挡得住风雨,却避不开早晚的堵车高峰。
闹钟叫得醒身体,却拉不起被空气浸湿的灵魂。
阳光不多水量过度的日子里,那些身子沉重、起床难、精神疲倦之类的反应。
在广东这里,都可以是「湿气重」的表现。
赖不了工作,那就赖湿气吧。
人嘛,总得有些不影响别人的赖一赖来发泄嘛。
我喜欢晴天,不讨厌雨天。
前提是,雨天之时并非工作之日。
晚上扔垃圾的时候,出门正准备打开伞。
只见地上稀稀拉拉地爬着七八只蜗牛,慢条斯理地抻着脖子匀速前进。
它们平时的落脚点是露天的绿化带,跟晚上蹦跶的蛙儿们,时不时出去园道上散个步。
而这下了大半天的瓢泼大雨,终是让这群自带“房车”的伙计们,也不得不往有瓦遮头的地方迁徙了。
看来,它们也没那么喜欢下雨。
有趣的是,我发现它们跟我一样,在两级阶梯和一条小斜坡之间,选择了小斜坡。
蜗牛凭借分泌的粘液和腹足,在墙上都能轻松爬行的。
两级阶梯,对它们来说没什么难度。
从绿化带到楼道口,最近的是阶梯且不用淋雨。
小斜坡是无障碍通道,却是露天的,而且爬行距离更远。
它们选择了一条在潺潺的流水上,雨中漫步的上坡路。
不知是速度的差异,还是消息传递的快慢。
以它们的爬行速度来算,每只蜗牛相距「甚远」!
上岸的几只,背上的「房车」都已经干了。还在雨中浪漫着的几只,估计还有好一阵雨要淋呢。
那位正在爬坡的兄弟,头顶上的天线可能感应到,一只庞然大物正撑着伞看它。
看就看,还拿着个扁平发光的东西一直对着它,不免回头打量了一眼。
这庞然大物似乎在挥动着一只触手,发出一些不明的声音。
“这两脚兽在干嘛?听不懂,不是一路牛。”
看着它继续往上爬,我很好奇,它们为什么要选这条距离最远,还要淋雨的路呢?
那几位还在雨中努力往上爬的伙计,假如这雨在它们到达之前就停了,它还会不会继续往前爬呢?
如果雨停了,它们看到先驱者们往回走了,它们还会不会继续往前呢?
它们会不会坚持到底,去看一看终点长什么样子呢?
就像在每一个领域里,都会有先行者和后继者。
每一个阶段都有人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听到先行者们的各种「忠告」。
作为初来者,某些「忠告」听多了,总不免会有「晚了吗」的担心。
以至于不敢开始,或患得患失,或放弃坚持。
人会这样,蜗牛会不会也这样呢?
还是,像《蜗牛》里面唱的那样: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