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东关于“脸盲不识美丑”的发言后,“脸盲”这个词开始被更多人知道,讨论的也多是戏谑的语气,但是患者在生活中确实会有很多不便,分享一下轻微脸盲的我在工作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吧!
什么是”脸盲症”?
某度百科关于脸盲症的定义:“脸盲症又称为“面孔遗忘症”。最新研究发现,过去被认为极为罕见的脸盲症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
通俗来说,就是说有一部分人看不清人脸,或者无法辨识人脸,将人与面孔进行匹配。
患者无法识别哪怕是熟人的面孔,只能通过一些其他的特征(比如身体特征、身材、服装、饰品、声音等)来判断对方身份。
为什么说自己是”轻微脸盲”?
从小到大,我只能记住经常见面的熟人人脸,小的时候,每次爸爸出差回来我就会悄悄地问妈妈:“妈妈,这个叔叔是爸爸嘛?”
排除记忆力的问题,这样认人脸的困扰,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但是,经常见面打交道的人我也能认得,达不到完全不认识人脸的程度,所以,也许,我算是轻微脸盲?
脸盲的成因
科学研究表明,看到人脸和辨别人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而大脑中的梭状回面孔区对于面容信息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脸盲的成因可以分为两种:
1、由于遗传产生的“先天性脸盲症”;
2、由于后天脑部损伤出现的“获得性脸盲症“。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40年代,人们即发现了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脸盲现象,而到1976年先天性的“面容失认症“才被记录到医学文献中。目前,脸盲症仍然没有任何治愈方式。
生活感受
讲我在生活中的三件小事,听起来,可能非常有趣:
前两件小事发生在我在4A广告公司任职客户经理期间,
1、我刚开始独立带客户的时候,客户是一位留法归国的美丽女生,皮肤白皙,身材苗条,面容姣好,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感觉自己记住了她的脸,并下定义是白皙柔美的感觉,为了保险,我又记住了她穿裙子时细长腰线特有的弧度,以及很小的手。
第二次见她,是约在我公司见面,尽管之前我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并且提前5分钟下楼迎接,但见到她的那一刻,之前建立起来的面孔印象完全被推翻,这时她的面容在我眼中的印象与之前完全不同,变成了生动爱笑,声音有感染力。
还好她神经大条,认为我是因为光线问题没有看清她,我也通过她的招呼和手型特征确认了她的身份,幸运的完成了一次接应。
后面随着合作的加深,我们成了朋友,我也随着频繁见面记住了她的长相,当我和她说起第二次见面是的窘境,她哈哈大笑,直觉得太有趣了。
2、客户公司有两个中高层领导,都是上了年纪的“叔叔“,在我看来,他们两个的长相包括肤色身材都相当的一致(尽管别人告诉我,他们俩长相气质完全不同),所以每次会议上同时见到他们两个,我都是区分无能,幸亏他们两个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差异很大,每次见面,我都避免直接称呼他们的姓氏,而通过业务问询,在沟通的中段我才渐渐分清跟我交流的是谁,沟通结束可以带着姓氏称呼他们,礼貌告别。
3、第三件要跟大家描述的事情,发生在我新入职一家公司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机会在我每次入职新公司或者接触新环境的时候都会发生。
我所在的部门除我以外,还有八个女孩子,入职第一天,大家在会议室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自信的认为我记住了每个人。但是当大家走出会议室,回归工位后,就仿佛看到了百川归大海,没有一滴水是相同的,也没有一滴水是不同的。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除了直接领导是比较个性的短发外,其他的同事,我一个人也认不出来。印象里每个姑娘都是白白的脸儿和长长的头发,长什么样子完全说不清楚,于是我还是用老办法,通过座位记人名,然后在日常工作交集中,偷偷记下每个同事的面部特征。
这一次,居然有一个同事发现了我记不住人脸的情况,所幸她没有声张,只是有时候会悄悄凑过来问我,“你猜刚才跟你说话的是谁?”
那些困扰
礼貌方面:每次都要确认其他人的身份,或者熟人迎面走过而没有打招呼,如果对方不了解内情,往往会被人认为不礼貌,偶尔也被当成过行为怪异的人;
建立信任方面:很多人可以通过准确叫出对方的名字来缩短距离,拉近信任感,但是这样的情景在脸盲的情况下完全不可能发生,尤其在面临一些需要交际的工作时,面对很多陌生人,我总是有些气短;
心理方面:由于前面沟通方面的问题,对于脸盲的人来说,应对社交,或者想到即将发生的场景和社交时,难免会因为辨认无能,产生一些焦虑和困扰,如果过度在意这些,可能会让生活工作更加糟糕。
下面说说,我这些年未翻车的生活中,都用了哪些方法避免这些问题。
解决方案
这里分享一些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到并总结出的一些方法,并不一定对于严重的脸盲症患者有效,权当分享,如果有情况与我类似的盆友,可以试试看:
1、承认脸盲这个小问题,不要因此产生额外的压力。
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也是情商达人,能够脱口而出每个人的名字,在社交场合长袖善舞该多好。但是,很遗憾,我就是这样一个我,很难在第一时间认出别人的面孔,但是这一切,也并不是我的错,况且,也不是任何时候,快人一步都很正确。
2、诙谐应对,相信身边的人善意更多。
在我接受我的轻微脸盲没有办法调整后,我在认识新朋友或者面对重要客户的时候,都会直接跟他们稍微正式地说:“不过,有个情况,我要提前告知您——如果您在我对面看到我目不斜视的走过去了,真的不是对您不礼貌,实在是,我有些轻微脸盲,认不出来您!”
对方在稍稍紧张屏息之后,大多会释然一笑,有的时候甚至会转而很稀奇地问你脸盲的感受,轻松把大家带入新的话题。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也会偶尔有几个朋友,用自己或身边人善意地考考你。
3、伸手不打笑脸人,多多微笑,给他人关爱。
如果因为脸盲,无法把情感和情绪准确地“匹配送达”,不如平时多微笑吧,把关爱也分给身边路过的人,谁会苛责善意呢,没准,释放的善意,就送对了人。毕竟,我自己有几次因为工作与其他团队的伙伴据理力争,第二天笑脸迎人,不知不觉,为人大度的评价就在办公区传开了。
4、努力缩短与初见朋友或者客户的二次见面时间。
这一条,不知道对于严重的脸盲症患者是不是适用。因为我自己发现,朝夕相处的人的脸,经过一段时间,我还是记得住的,因此,有意无意的,在跟客户、朋友见面后,我就养成了尽快确定下次约会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确实帮助我辨识了不少人,同时,一次次的互动与合作,也让我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和客户的信赖。
5、老方法也不错,记住TA的独特特征。
即使已经做了前面几条,也没有办法保证你记住一个人,那么还是请用与生俱来的天赋——记特征,来给你的朋友标记吧。相信我,你记住的,大概率是这个朋友特殊或者非常优秀的特征,真的提起来,绝大多数也是对对方的赞美。比如,优美的腰线,小巧的下巴,有感染力的声音,有个性的护身符,飒爽的走姿等等,如果不是,我们也没有必要说出来。
6、提前准备,请身边人帮忙,关键时刻帮忙提点,化解尴尬。
如果见面时,身边有可以信任的朋友或同事,也可以事先请求对方帮忙记录,关键时刻提醒一下,就是神助攻,也许,知名的社交达人也不一定能记住生活中的每个人,对吗?
7、相信自己的独特价值,生活瑕不掩瑜。
存在即是合理,上天在带给你一些缺陷的时候,一定也会给你一些其他的特质,作为补偿。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独特价值,自信自己工作对于其他人的意义。朋友不会因为脸盲的小特殊而放弃与你的友谊;工作中,如果能提供足够有竞争力的价值,合作伙伴也完全不会在意个人身上与工作毫不相关的小问题。毕竟,轻微脸盲如我,也能自信地做客户服务,工作成绩优秀,甚至在工作中一样可以收获友谊。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但我们都还被世界包容着,自信一点,只要你接纳,只要你不在意,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