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集
《史记的读法》书评

《史记的读法》书评

作者: 流萤edu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22:59 被阅读0次

这是台湾学者杨照先生所写的一本关于《史记》的书籍。用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把这本版权页为37.5万字的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很有见地的,一方面有历史学家的眼光,一方面读起来还特别易懂。有喜欢历史的朋友,推荐阅读这本书。

推荐理由如下:

1.这本书相当于对《史记》的导读。

作者对《史记》应该有过非常深度的研究,因此作品既有对《史记》整体编排、体例、目的的解释,又有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作者所选的解读篇目,绝大多数我是阅读过《史记》的原文的。但在阅读作者的分析时,会不断感叹自己之前根本就没有读懂过这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想要了解《史记》或者正在阅读《史记》的人,不妨阅读一下杨照先生的这本书。

2.作者分析《史记》文本的方式值得学习。

其一,综合多篇来阅读。

因为《史记》以人物或者家世为单位来记录历史,因此会出现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篇目里提及,同一个人物不同故事会在不同的篇目里出现。所以在阅读《史记》时,需要勾连相关文本才能够把人物解读得比较到位。

这个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学习历史的人都懂得的一种阅读方式哈。但通过杨照先生的这本书,我算是理解了。

其二,注意司马迁对于不同篇目、不同人物、不同事件的处理方式,从而理解司马迁的撰写意图。

这个对于我而言更是一种陌生的方式,或许这应该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探讨《史记》的,我不太懂。但是,通过杨照的解读,我理解了关注司马迁的叙事方式、对材料的处理方式,就可以找到他对于历史、对于人物所持的基本态度。

合上书,理解到这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之前读书,讲到孔子对于《春秋》的处理,有一种叫“春秋笔法”的东西,“微言大义”。我觉得两个词语似乎可以与杨照先生讲的司马迁处理素材的意图相照应。司马迁对人物的褒贬,有些不太好处理的地方,就通过这种“微言大义”的方式处理出来了。

我没有阅读过其他的历史原著,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未来史学家写历史的办法,还是说这是司马迁私人修史所特别的一种叙事方法。但理解到这点,还是让我很兴奋的。

3.作者透过解读《史记》人物命运,展示了一种读史的方式,也让我彻底地理解了培根所言的“读史使人明志”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不应该是一堆牢记的人名、地名和历史事件。而是我们大事件发生时,能够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到一种判断时势与趋向的能力;在品读古人命运浮沉时,学习到如何为人处世;在君臣、臣臣斗争之间,理解权利运作的方式……大约有了这样的视角,读历史才能让人变得更加智慧吧。

最后,说一点我发现的奇怪的现象——杨照先生的这本书,没有任何的参考文献。我可以肯定,要对《史记》做出这样深度的解读,绝对不是一人之功。那么,杨照先生是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的?哪里是他自己的观点?哪里是他引用的别人的观点?完全不得而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一种国人治学的缺憾啊。

相关文章

  • 《史记的读法》书评

    这是台湾学者杨照先生所写的一本关于《史记》的书籍。用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把这本版权页为37.5万字的书看完了。这本...

  • 书评②《史记》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秀作品,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今天未读《西游记》,但是拜读了另一本书,就是这本《史记的读法》。 1.司马迁想告诉我们,他父亲不仅继承了家族长久的...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这种抱怨和情绪不可能一直是秘密,有人听到后就告诉了项羽。项羽找黥布、蒲将军商量说:“投降的吏卒那么多,而且心里不服...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我们不知道这是原来安排好的,还是樊哙的脱节演出。但樊哙的个性如此冲动、毫无所惧,刚好打动了项羽。项羽欣赏、佩服这样...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李斯接下来给出了一个非常凶狠的评断:“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这些人不看当下的环境,拿以前的事情批评现在,让活在新时...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在周人基本的世界观里面,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用人的方法来处理。孔子作为西周王官学重要的代表,“不语怪力乱神”,他展现出...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到了孝景帝的时候,他找了“卖爵”这种方法,帮朝廷在租税以外敛财。如果你愿意提高你的身份,尤其是想追求社会政治上面的...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楚军必须要在三天之内解决这场战役,可以想见他们肯定不断地求战,所以在短时间内与秦军“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苏角...

  • 摘记 | 《史记的读法》

    这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矛盾,贯穿中国历史的始终,秦始皇只不过是中间的第一个,讲汉武帝的时候也提过。当皇帝对于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的读法》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s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