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049506/b1e553b56a44d451.jpg)
在北京去往南京的飞机上,我总算静下心来思考“年味”的问题。
提到年味,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在南方湿冷的冬天,姥姥家那口柴火烧的大锅里冒起的腾腾热气,那就是我字典里的人间烟火。锅里蒸着米饭、灌肠、腊肉、腌制的鸡鸭鱼等等这些舌尖上的年味,饭后还有一碗暖胃的锅巴粥。看了二十多年的烧柴火,只知道火候是很难把握的,可惜到现在也没学会,在一线城市讨生的九零后也少有会这门活儿的。我想,这也是渐渐失去的年味吧。
第二个关键词,是团圆。二十二岁时,因为出国留学,有了一年没在家里过年的经历。我的留学生活,是与Y君一起度过的。国外没有中国年,除夕当天,我们还上着一天课。远离家乡,才发现过年真的是个很重要的节点。于是下课后去市场采买,当晚忙活了一晚上,做了十个菜,我好像有一瞬间从学生气的小姑娘变为下得厨房的小媳妇。因为时差,国内年夜饭时,与家里视频,那会我的姥爷还在人世,只是瘫痪也不能说话,家里真的好热闹阿,我一个独立如斯的人,挂了视频也不禁哭了半个小时。后来姥爷不在了,那之后的每一个除夕,都好像不如从前那样值得期盼了。
如今我已离家工作两年,还是一如既往的独立,但对家的依赖比以往更盛。大学时期逢年过节我总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今奔三了,带着生存的压力和工作的艰辛,我只想回到家里,抱一抱我的父母,和狗狗一起玩耍作乐,一家人一起,放松心情,整装待发。从这种意义上说,年味已经默默转化为对孤独灵魂的慰藉。我想,就是它让我们相信,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