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一个焦虑的社会,人人焦虑,心浮气躁,对于很多人来说,毕业后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都成了奢望。每天的生活都被繁忙的工作充斥着,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工作之余,则是刷短视频,刷朋友圈,很难静下心来深入读一本书。
这种焦虑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心浮气躁、失眠、离不开手机,仿佛手机关机一会儿,整个世界都会有铺天盖地的消息以及错过很多个未接来电,然而事实却是哪怕你关机一整天也没有一条微信消息甚至是一个电话。
在这种状态下手机不离身则成了安全感的来源,仿佛只要手机不离身自己就是安全的,就是幸福的,就是充实的,就是不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所以很多时候哪怕是拿着手机无所事事,宁可刷短视频刷朋友圈,也不愿多和身边的人交流一句,也不愿多陪陪自己的家人,仿佛网络世界才能带给自己无限的欢乐,仿佛网络世界才能为自己解压,然而事实却是你窝在沙发上刷了半天视频,拿开手机的那一刻大脑空空荡荡,什么都没记住,整个人依旧空虚,依旧焦虑,甚至比原来更焦虑。
如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每天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而对于自媒体来说,流量为王,如果一天到晚你不加筛选,什么样的信息都全盘吸收那你就会活得很累,很疲惫,你会怀疑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样的视频是对我们有益的,什么样的视频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观看的,而不是一打开手机就是短视频或者朋友圈,好的坏的统统接受,这样一整天下来你都不会快乐,反倒觉得很空虚,甚至是更加焦虑。
人都会有一种攀比心理,看到“好的”视频,会去想为什么自己不能过那样的生活,为什么别人的老公那么好,别人的婆婆那么好,别人的领导那么好,别人的岳父岳母那么好,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什么都是别人家的好,到头来心里失衡,愈加焦虑,愈加愤懑。
而如果看到一些“不好的”视频,则又会心生绝望、愤怒、悲凉,甚至是怀疑。人的心脏只有那么大,当里面全部填满了不好的情绪体验,那好的情绪体验又该往哪里放?该何去何从?他们压根意识不到流量时代视频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好的坏的全盘接受的后果就是自己活得很疲惫,很焦虑。
我一朋友,毕业十多年几乎从不看书,工作之余就是刷短视频,久而久之就连最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具备了,看到“好的”视频慌忙发给我,感慨视频中的“真善美”;看到“不好的”视频又会跟着愤愤不平,情绪波动,搞得自己每天都好“忙碌”,也很疲惫,连她自己都感叹:“刷完**,感觉活着都是奢侈!”这又是何必呢?有这时间读书码字它不香吗?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足不出户即可感知大千世界,这些信息既能带给我们便捷又能带给我们烦恼和焦虑,因为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益的,如果不加筛选全盘接受,到头来只会是自己身心俱疲。
那么当下社会最缺乏的又是什么?无疑就是静下心来读书写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毕业参加工作便再也不读书了,因为静不下心来读不进去,读不进去就是心浮气躁的典型表现。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读书的人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因为不读书的人大脑被浮躁填满,根本沉不下心来,缺乏安静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能力,而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往往是需要我们加以思考和分析的,你不思考便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思考便无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应对眼下的困境,到头来只能裹足不前,怨天尤人。
不读书的人思维状态也是止步不前的,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止步不前实则就是倒退。当一个人的思维状态止步不前甚至是倒退时又怎会过好眼下的生活,怎会有幸福可言?
所以说要想告别焦虑就必须从静下心来开始,而静心则要从阅读和码字开始,也唯有阅读和码字能够静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