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爱我,自愿守身如玉。身心灵无法统合,要自己去消化,忍受伤悲。一个写作者走在路上,不时会被不同的声音打扰甚至昏睡,所谓的醒了就是睡。不是不难理解。它非常清晰。说出来是好的,不说出来也同样好,自身以及外部的问题,或疑惑。好的小说答疑解惑,坏的令人受到惊吓退后一步,看似厉害不过是一点用途。吉光片羽的一点点。
对世界的一种回旋交付。爱人不要它,这样才自由,选择可控距离,就算不是具体的缘故,也会这么去做。修心也没什么需要学,更多就是动心忍性。做得不好,但不会睡过去。纯粹讲故事未免枯燥乏味,也会向往路边野花。天性恬淡保持距离未必因为好处,而是终究和谁,都是走向他人地狱之境。不是讨厌,是保持完好自我生成。它们能够在飓风中稳定,需要阅读,觉察,交流,回顾。一样不可少。训练包括热烈的温暖和失望的镇静剂,它们不断穿梭,硬度就够了,淬化也就成了。
瞧,此刻即自由。当然是这样的。渴望别人能够看到说的写的表达的,也就去看。去掉强烈道德层面的势必枷锁,伴随的走向前面的是给搭建这个台阶。太快太慢了,都不行。它本身可能令人孤独,冷静需要很多很多,理性流于一种戏谑。谁说不是——想要的,正是不要的。这是一直以来的感受,一以贯之。在这里不离开的姿势就是存在本身,虚空的状态也不是异常饱满。前一秒不知道有什么,突然就写了出来了。它们流淌。
开始是惊讶的需要的渴望被抱拥的,表述一种状态但不等于它,否则就降落了,表述一种状态就是经验过并过去。它没什么好继续交流。完全没有。你就是这样的自己,有些事情前进后退觉察回应,心底仍是暖意。不顾一切地爱,开开关关,拿好你的开关。随时可以喊停,你要对我如何,对你如何,要自己明白,是为了你好,哪有这样的事呢——这像小时候你对自己的解说,以及我对自己的压迫。保持它完整的样子,是最慈悲懂得——不是你懂,你慈悲,是对自己最后的慈悲。
从此羽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