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Ⅱ卷(甘肃/青海/辽宁/宁夏/新疆/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这次作文题在审题立意上几乎没有难度,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能注意到材料中“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个演讲主题,但如何从基础等级分达到发展等级分,依然是考验学生写作任务分析能力。
从演讲主题看,大家应该筛选出“同一”和“共创”两个主题词,提炼后可以归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互助前行”等主题上。
从写作背景看,第一段材料提及了中国先哲墨子和英国诗人名言,两个国度,两个时间段,提示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应该有历史眼光,从时空结合的角度将此问题放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而第二、三段材料是善意提示考生们可以从此次疫情中世界各国的表现入手,思考互相援助背后反映出的深刻道理,特别是面对人类共同要面对的天灾人祸时,更要达成共识,携手共进。
从写作者身份看,考生要注意自己所处的演讲环境是“世界”级,18岁的你代表的是中国青年形象,要展现中国青年勇于承担,乐于分享,积极帮助的形象特点,特别是这次疫情中青年力量不容忽视,进而上溯到四川凉山年轻的消防员,北斗团队中年轻人的作用和贡献,脱贫攻坚中大学生村官等,再联系习总书记在2019年纪念五四一百周年上的讲话,相信你就可以想得高远,写得深刻。
从写作对象看,我们要注意到演讲的对象是世界各国青年,所以在演讲中要有中国人的自豪,也要注意中国人特有的谦逊温雅特点,钱钟书先生在必修五中《谈中国诗》就是此次绝佳的范文。要找到双方共鸣点,使用双方都能明白的事例,这就要求考生能细致地分析对方特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虚拟情境和对象,这是此次作文最难的地方。
从文体任务来看,演讲稿在2019年已经出现过,相信同学们已经有所掌握。作为国际论坛上的演讲,希望同学们能多些昂扬之气,多些热情和坦诚的呼吁。
想要写得好,还希望同学们在演讲中有正面相互扶持的事例,还可以联系疫情中一些不负责任和恶意诽谤的国家的言行,这样有正论有反论,文章的思辨性体现出来,说理和议论就会更加有力。
交际语境下的写作,离不开作者身份、读者特点、主题选择、背景设定、文体要求这五方面,预测全国语文写作方向以后依然会保持这个方向,体现新课标中“综合性使用文字”的能力考查。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抢鲜速递:2020高考作文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