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为什么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作者: 彦希的妈_无为约读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21:48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网上传言孙俪用10年时间资助一个失学孩子,后来被资助的孩子反目成仇,竟然发文攻击孙俪。网友评论农夫和蛇的故事再一次的重演了。看到这则报道,我内心愤愤不平,不断拷问:现在人都怎么了?良知去哪儿了?慢慢平静下来,转念又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不正常现象的出现呢?

    为什么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有一天,我观赏盆景时,看到石头缝里生机勃勃地冒出一株绿植,那么的骄傲,那么的顽强,那一刻我突然有了一种感悟: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向上成长的本能。一粒种子,只要有一点点适合的空气和土壤,它就会拼尽全力去生长。人也是这样吧,在每个的心底也有着追求平等,追求卓越的精神渴求。

    当我们遇到困难,被别人援助时,意识层面会很开心,因为暂时解决了自己的困难,但是在潜意识里,我们知道这意味着自己无能、弱小,卑微不如他人。其实是拒绝的,如果援助者为了获得良心的安宁,或者附带道德和地位的优越感,援助再继续,受助者的感激会变成仇恨,感恩会变成嫉妒。导致最后出现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这样的结局。

    阿德勒心理学倡导“按需援助”的思维,他认为援助应是按需要提供,如果对方没有需求,就不必画蛇添足,过度的援助也是一种不尊重。

    反思现在很多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为了更高效的学习,进行了明确分工:孩子负责学习,家长负责其他一切。这种做法对吗?不对!因为,也不符合“按需援助”思维。家长包办除了学业之外的一切。就是在剥夺孩子众多方面追求卓越的可能。家长是在“过度援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业,还有很多是需要他们掌握的能力。《正面管教》中提到成为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所必须的7项重要感知力和技能,它们包括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价值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力量或影响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内省能力

    沟通能力

    整体把握能力

    判断能力

    如果家长允许孩子和他们一起为家庭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整理房间、为大家做早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在各种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判断、学习,这些感知力和技能就一点一点培养起来了。但是可惜的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需求单一,只有成绩,所以除了考试分数,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感受“我能行”,这让孩子特别容易有挫败感 ,导致不自信;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只管学习,也不需要为大家服务,所以很难有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很重要的价值感。这对孩子的独立能力、责任感的培养也极其不利。

    前段时间有北大博士生和家人失联20年,母亲病危,希望能够见他一面,他的回应只有7个字“清官难判家务事”,这件事在网上也是引起轩然大波,网友反馈强烈。据说这个博士生的爸爸是用每天卖老鼠药挣的钱供他上学,有什么样的恩情能比父母的生养之恩更大呢?北大博士的做法是对他原生家庭责任的全部放弃,这似乎又是一个用一斗米养了一个仇人的故事。

    我无法知道这个博士和他的原生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恩恩怨怨,我想说的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生活中如果出现非常有悖常理的事实,我们可能不应该太去纠结那个让人痛心的结果,而应该去思考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有机会避免下一次同样的结果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al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