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
第三章 结袖访道

第三章 结袖访道

作者: 珜守約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00:21 被阅读525次

        见那些人狼狈离去,纱蝉衣想起云洛剑法无孔不入,令人目为之夺,问道:“云大哥,你这是什么剑法?竟如此厉害。”

        云洛微微一笑,说道:“这是我师父自创的九转剑法。道家有九字真言,出自祖师葛洪《抱朴子》登涉篇,该篇道‘凡九字,常当密祝之,则无所不辟。’师父以九转之意命此剑法,是盼用此剑法者,可辟除十足恶意。”

        纱蝉衣满是好奇,不由问道:“云大哥,你能和我说说这剑法么?”

        云洛点了点头,说道:“我跟着师父学此剑法多年,这套剑法共九式九转,虽只一式一转,却变化无穷,学到后来,前后式融会贯通,更可威力大增,极为精妙。九转剑法的要旨,在于寻出对手招式中的破绽,攻其不备,后发制人,可有望一招胜之。”

        纱蝉衣秀眉微皱,道:“听你如此说,这套剑法学起来定然很难。”

        云洛笑道:“天下剑法都有其厉害之处,我师父曾说,同样剑法,前后所学之人不同,使将出来威力自有分别。一般人纵使学了这套剑法,倘若没有苦练精进,剑法不纯,无法贯通剑意,便是随便学上几年功夫的人,也不见敌得过,遑论当世高手。当日师父传我心法口诀后,仍是要我不可懒惰懈怠,须坚持苦练数十载,直到融会贯通,才可和天下英雄一较长短。”

        云洛忆起在严陵山一呆十数年,常年习此剑法,越是练得久,越觉这九转之中蕴意无穷,招式讲究变通,却是重在变通自身。待至后来,剑法終是大成,云洛大喜过望,也才明白,学此剑法重在领悟,决计不能死记硬背,一旦通晓了这九转的剑意要旨后,则可任意施为,便是将全部招式变化尽数忘了,也不打紧,反倒是忘得越是干净,越不受剑法拘束。袁老道训诲云洛不可生恶意驱使这套剑法,云洛一直谨记。

        纱蝉衣问道:“云大哥,这套剑法只有你一人会使么?”

        云洛道:“师父他老人家向来不喜欢争强好胜,平日里甚少用到武功,连名剑「天机」也是得而弃之不用,这套九转剑法自然不为世人所知,你若想学,日后我可以教你。”

        纱蝉衣见识过九转剑法厉害,赞叹不已,她心知难学,便谢过云洛好意,和云洛继续吃东西,忽道:“对啦,云大哥想好今后去处了么?”

        云洛略作沉吟,道:“杭州是三吴郡会,东南形胜之地,自古以来繁华,景色也别致,我想先好好瞧瞧,再一路北上,去往洛阳。”

        纱蝉衣笑道:“古人常说,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我早来杭州几日,可以给云大哥做向导,咱们一起结伴游玩。”

        云洛喜道:“好极了。我今日才知有断桥残雪之说,不懂的事情还有许多,正好向你请教。”

        言罢,纱蝉衣取出十文开元通宝,放了桌上,两人离开清韵阁,并肩向西湖而行。不几日间,俩人已然去过多处美景。

        这日清晨,二人在约好的地方相见,商量好同去观赏「双峰插云」之景。二人途中畅聊,路过一座山岭时,眼看人来人往,热闹不凡,纱蝉衣便找路人问了这山名字,她临时起意,俩人于是登山游玩。

        此山名叫天竺山,有上、中、下三座天竺寺 ,合称三天竺。天竺山不是很高,二人很快到了山顶,云洛瞧见众人围着天竺寺门口一石头跪拜,纱蝉衣也忙去拜了拜。见她拜完,云洛才问:“蝉衣,你为何要拜这块石头?”

        纱蝉衣道:“这石名叫三生石,我原本只是听闻此石在天竺山,此刻见了,自然是要跪拜一番的。云大哥,你想必知道它的故事,只是不知此石便是三生石。”

        云洛顿觉恍然,说道:“原来是三生石。我生于道家,听师父提起过这石。道家人眼里,此石掌管三世姻缘轮回,也难怪此处跪求姻缘轮回者络绎不绝。”

        纱蝉衣听罢,道:“云大哥,我这里却还有一个你不知道的说法,源自佛家,也是说缘定三生之意,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不全是说姻缘。你要不要听听?”

        云洛笑道:“那当然了。”

        纱蝉衣道:“数年前有个隐士叫李源,他一直住在慧林寺,和住持圆观交好,互为知音。两人曾相约前往峨眉山游玩,圆观本想从道长安,走陆路入川。但李源却坚持走长江水路,圆观由着李源的性子,同意走水路去往峨眉山,却在路上河边,偶遇一个怀孕三年的妇人。圆观瞧见这个妇人说道:上天注定要我做这个妇人的儿子,遇到了便躲不开,咱们只好相约一十三年后,杭州三生石前再见罢。说罢,圆观当晚圆寂,那妇人也顺利产子。”

        云洛问道:“难道这妇人之子,真是圆观?”

        纱蝉衣道:“这我也不知,只知十三年后,隐士李源如约来到三生石前,见到一个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认定牧童是圆观的后身。”

        云洛道:“听这词曲之意,应是圆观,想来天道有意为之,不然怎会有此巧合。”

        纱蝉衣笑道:“ 这便是三生石上的又一传闻啦。我觉着,这三生石在天竺寺门前,便是借指「前世缘分特定,今世重新缔结」之意。云大哥,想必咱们前世也是认识的。”

        云洛微微笑道:“只是不知前世,你是何人,我是何人,做些何事。倒让人有些好奇了。”

        纱蝉衣瞧着三生石,眼光脉脉,心道:那可真没人知道啦,我与云洛在今世相识,说不定也像李源和圆观一般,前世是难得的知音好友。

        此时太阳早已升过头顶,山顶炎热,两人便大步走下天竺山,走至半山腰时,却见前头站着几个僧人,一列排开,正将下山的路挡着。纱蝉衣瞧见,不由皱眉道:“云大哥你看,前面怎么多出许多和尚?他们不在寺里念经,倒跑到这里来堵上了路,当真奇怪。”

        云洛随口说道:“难不成是专门在此处等咱们的么?”

        纱蝉衣秀眉微蹙,低声道:“那咱们要不要改道?”

        云洛微笑,道:“真是有人等在这儿,咱们绕路也不管用。倘若是找人麻烦的和尚,直接闯过去便是。”

        纱蝉衣伸伸舌头,笑道:“但愿咱们是多想啦。” 说话间,两人离一众僧人已近,他们并无让路之意,其中一老僧向前走出,双掌合十,执礼甚恭,对着云洛道:“这位施主,可是姓云?”

        云洛道:“正是。”

        这位僧人神色温和,短须一动,道:“老衲广成,想请两位施主移驾敝寺,便在下头不远,两位施主可否愿意?”

        纱蝉衣未曾听过天竺寺有甚么高僧,只因天下有名禅师多在洛阳、长安两地,瞧着这些和尚盛情相邀,纱蝉衣朝广成合掌行礼,道:“我跟云大哥一起。”

        言下之意,去与不去全凭云洛决定,他若不去,纱蝉衣便跟着一齐离开。云洛道:“左右闲来无事,随大师走一趟吧。”

        移步之际,云洛观察这些僧人,只有广成一人步伐稳健,其他几僧并不会武功。到了山中间的天竺寺,云洛瞧见寺中一座座殿堂,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堂廊之间、亭殿之间,隔不多远便有一道间墙,跟着广成走了不久,到了一厢房外,这名老僧向在外打扫的小沙弥道:“广成有事请见方丈师兄。”

        小沙弥进去禀报,片刻便转身出来,合十道:“方丈有请。”

        云洛与纱蝉衣跟在广成身后,一齐步入厢房,只见一个老僧坐在中间一个蒲团上。广成行礼,道:“拜见方丈师兄,这两位少侠便是前几日远侹化缘时所见。”

        云洛当即礼拜,广沥方丈颔首欠身,右手抬起,道:“两位少侠无须多礼,请坐。”

        云洛拜毕,在广成下首的蒲团上坐了。眼前这方丈容颜瘦削,神色慈和,看上去大约五六十岁。随后,二人听广成将事情前因后果说了。

        原来,在清韵阁云洛动手之际,正巧被天竺寺化缘的小和尚远侹瞧见,回来便告诉了师父广成。这日,远侹刚下山到山脚,又恰好碰见云洛二人正待要上山观景,忙回了寺里告知师父,广成便想着在下山路上等候倆人,欲请到寺中一叙,有事相求。

        广沥方丈缓道:“云少侠,老衲并非什么高僧。这天竺寺也只是一般寺庙,只是建的好看些罢了。若说天竺寺有甚么不同,便是鉴真禅师曾在此普渡佛法,天竺寺上下得以受教。”

        云洛一怔,随即笑道:“三生石前果然有缘。先师与鉴真禅师是旧相识,曾与我言明,若得空闲,定要去拜访受教。”

        广成道:“请教云少侠师父的名姓?”

        云洛双掌合十,道:“先师教诲,在外不可提他名讳,两位法师见谅。请问,鉴真禅师现在何处?”

        纱蝉衣笑道:“鉴真禅师早在月前,率祥彦、思托、道航、如海等二十一位高僧东渡扶桑,云大哥你见不到啦。方丈大师谈吐不凡,自然也是高僧,请受小女子一拜。” 说罢,再又行礼。 

        广沥方丈微微一笑,道:“阿弥陀佛,老衲与鉴真禅师相比,天壤悬隔,不值一提。鉴真禅师说过,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他不顾安危,东渡扶桑普渡佛法,这等壮举,我远远不如。今日请两位施主到此,实乃有事相求。”

        云洛道:“方丈言重了,在此普渡佛法一样是功德。请问方丈是何事?”

        方丈缓声道:“鉴真禅师托老衲保管的《普照经》,在五日前夜里,被金龙帮宣州分舵的容兴安,潜入寺中夺了去。我天竺寺上下三寺中,只有广成师弟会些粗浅武艺,又敌他不过,这本经书只好落入他人之手。”

        广成接过方丈的话,道:“听小徒远侹说云少侠武功非凡,人又侠义,我当日便和师兄相商,想请少侠相助,但不知云少侠落脚处,本来只好作罢。正巧今日又看见两位,我才自作主张,请回二位,方丈师兄尚不知情。我恳请云少侠相帮,取回这本经书,并送往长安伽蓝寺主持弘业法师处。” 

        云洛问道:“容兴安为何要夺这本《普照经》?”

        广成道:“这本《普照经》是珍本,朝中有不少显贵常常折伏礼佛,容兴安定然是奉了师命前来夺走,再送到长安相府,用它结交权门贵胄是最好不过。如此佛门重物,若落入奸人之手,只会令我佛法弘扬不济。怎奈我武功不行,与师兄也俱不认识甚么武林朋友,云少侠英武不凡,是以恳请少侠相帮,让此经书重回佛门。”

        云洛问道:“我自然义不容辞,只是,前几日我与金龙帮少帮主赵寰动手,他武功实在平常,我们捉了他,找他索要岂不容易?”

        广成似有难言之隐,广沥方丈见如此,缓道:“一来,经书毕竟是容兴安所夺。二来,此书定然不在赵寰手中。最近时日,金龙帮几位高手不在杭州,赵寰武功不好,我师弟是知晓的,他自然无法保管此经书。昨日,师弟广成托人打听到,容兴安在杭州寻欢作乐多日,终是离开了杭州,朝宣州而去,看他所背之物,似是容放经书的锦盒。三来,天竺寺实是武林之外,不像少林一般,武功冠绝天下。赵寰武功虽然不济,但他父亲及手下几个舵主武功不弱,虽然此刻俱不在杭州,但金龙帮在江南一带势力庞大,累有恶名,我们不愿得罪了金龙帮,扰了佛法普渡一事。”

        云洛神色肃然,道:“谢方丈大师坦言不讳,我却不怕得罪金龙帮,既是先师老友之物,方丈相托,我今日便动身去往宣州,先去找那容兴安,如若能顺利取回《普照经》,我便请人告知两位法师。此等夺人经书的行径,无论如何也要惩治一通。”

        广沥方丈双掌执礼,道:“阿弥陀佛,此事我本不欲开口叨扰,但我也不愿如此经书,自此流落佛门之外。老衲在此谢过云少侠仗义援手,经书虽然珍贵,如若取回无望,丢便丢了罢,鉴真禅师自不会因此怪罪。”

        云洛还礼,说道:“只是成与不成,也要去过才知,若能顺利取回,方丈再谢我不迟。”

        纱蝉衣道:“云大哥,我与你一同前往。”

        云洛笑道:“好极,事不宜迟,咱们走吧。” 说罢,纱蝉衣与云洛便起身离开,广沥、广成万不料云洛如此率真,只是三言两语便决定相助,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随后广沥方丈率寺内一众僧人,一路相送至寺门口,合十祈拜。云洛见此,心中动容,暗道:“定要不负所托才好。”

        两人使出轻功身法,快速下得山去,云洛同纱蝉衣到集市挑了两匹骏马,一切妥当后,两人结袖而行,一同前往宣州。

第三章 结袖访道 原创作品,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联系请发Email:1929917766@qq.com

相关文章

  • 第三章 结袖访道

    见那些人狼狈离去,纱蝉衣想起云洛剑法无孔不入,令人目为之夺,问道:“云大哥,你这是什么剑法?竟如此厉害。” ...

  • 立裁技术 样板放码~04.线放码

    插肩袖放码 “道可道非常道”

  • 春日访道

    春日访道 莺 啼鸣 赏春景 陌上草青 绿水兰舟行 云伴暖阳抚杏 风拨柳色鳜鱼听 子规歇枝飞絮咏晴 鹣鲽不渝芙姿若娉...

  • 东郊访梅(2019.01.27)

    春风寒欲暖,故地访新梅。 水映彤霞醉,香盈绿袖归。

  • 丹道修炼之过来人经验谈(八)·访道针石子(2)

    丹道辟谷 导读 《访道语录》一书,乃台湾李乐俅先生访道多位修行者的记录,弥足珍贵,其中不乏有修炼达到玉液还丹,返老...

  • 丹道修炼之过来人经验谈(四)

    丹道辟谷 导读 《访道语录》一书,乃台湾李乐俅先生访道多位修行者的记录,弥足珍贵,其中不乏有修炼达到玉液还丹,返老...

  • 中国诗肖像第二十一季入围参选人040

    越溪春一访兰亭 和畅惠风逢好日,携友访兰亭。秀江锦苑山阴地, 曲水流、醇酒杯盈。轻手争捞,青灵石影,挥袖觞倾。...

  • 七律•赞诗仙

    七律•赞诗仙 作者:碧塘观雨 长庚降落李唐年,志比鲲鹏上九天。仗剑结朋仁义重,登山访道韵姿翩。情痴明月心无悔,泪洒...

  • 结·怨·离

    轻言月下舟 载满一腔忧 相思结永愁 陌上离人袖

  • 渔阳绝句(五)

    今天泡在诗袖的简书坊里,玩得不亦乐乎。一早,袖就亮出诗作,感觉在催作业了。 快手观妹也不示弱,村访也开出了,四十不...

网友评论

  • f37f24a42953:男女主角都是侠义心肠
    珜守約:@7788321 是的😀
  • 珜守約: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更是络绎不绝。
    f37f24a42953:@珜守約 写进去就成了仙侠,而不是传统武侠了。

本文标题:第三章 结袖访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b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