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读了XX本书,新的一年要加油哦。”
“一个月,我完成了了XX字阅读量,成功属于努力的人。”
“一本书,一杯茶,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汉)子。”
……
我想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曾遇到类似的好友动态,看上去好厉害,好励志。
有意不写清“XX”的数值,各位可以根据自己朋友脸皮的厚度自行填写。
对于装逼的人来说,照片往往比书重要,摆拍往往比阅读本身有效。
算了懒得继续吐槽。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我想正经和大家聊聊,阅读,它应有的样子。
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人生一共就那么长一截儿,想要体验的经历却远不止这点儿。
怎么办?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
你会发现,在书中,总会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那些你想去的远方、想过的生活、想走的路,都汇聚成涓涓文字,流淌在每张泛着清香的纸张上。
台湾作家詹宏志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一路旅行,一路阅读,有时候因为尽信书而闹出不少笑话和危险。
而如若不是书中文字对他的滋养和启发,我们可能就因此与精彩的《旅行与读书》错过。
旅途中,与其闭目神游,不如备上一本书。
把这段时间用来阅读,旅途中也会变得有趣起来。
几个月前,当我在飞机上读完《当我开始与世界独处》时,身边那位优雅的女士微微一笑:
“想不到在你这个年纪,会阅读关于独处的书,这是我这个岁数才开始思考的问题。”
我报以微笑,索性顺着话题与其随性交谈几许,彼此都有些许感触。
下了飞机互相扫了微信,才发现对方竟是新加坡的一位华裔老总,心中颇有些意外和雀跃。
关于那段旅行的记忆,也因此格外精彩起来。
找寻影响你一生的文字
对于奥野宣之来说,阅读在于精不在于多,每个人都应该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命之书”。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他展示了十几本读书笔记,但影响他一生的文字,也就存于常伴于其身边的几本。
还记得当初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时,我数次拿起又放下,唏嘘不已。主人公在被生活的苦难倾轧蹂躏时不屈的呐喊,在我儿时的心里种下了和他同样顽强的种子。
于我而言,“随他们对我如何说,如何写,如何想。他们都不能使我不成其我。”这句话,便是我多少次悲观低谷时依旧坚持的信仰。
心中的宁静才是最佳的读书状态
读书人都喜静。
于是图书馆和偏寄一隅的书店便是阅读的好去处。
在图书馆走路,要踮着脚,生怕自己做了偷走别人注意力的贼。
在读德富芦花《我家的财富》时,我曾经突然进入到一种神奇的状态:
心绪无比宁静,耳边仿佛能够听到空气的流动,目光温柔洒在泛着微黄的纸上,并没有反复逐字逐句地去读,只是觉得这整篇文字都是美的,看一遍,然后倒过来再读一遍。
读到“似乎告诉人们:‘要像我一般正直。’”时,我忍不住脑袋微微一摇,随性地抬起手向虚处一指,“要像我一样正直”脱口而出,然后倒在椅中哈哈笑话自己许久。
这样自在的阅读带来的是独属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书读多了,反而会越来越谦卑
一个人书读少了,自我认知的镜子便只够他看到将镜面塞满的脸庞,于是便以为自己是全部的全部。
能够看清自己的人,是因为他面对的镜子远比他本身要大。
懂得的越多,镜子越大,越能感到自己的渺小。
读的书多了,便不再会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所有的事物充满尊重,对大多的纷争也能客观看待。
如今回想自己曾因为一些琐事在网上和别人吵得天昏地暗,总会忍不住笑着摇头。
纸质书or电子书?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电纸书了。
对,近千的价格、轻便、时尚,可以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算过一笔账,买一块电纸书的价格,够我在网站活动促销时买50余本书,这还不曾考虑今后买电子书的开支。
据我了解,这些电纸书达人们,一年看完20本的都寥寥无几,也不知道他们准备几年看回本儿。
我不喜电纸书,却并不排斥电子书。
有些书籍,并不需要阅读纸质版。
例如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帮助人开拓视野,学习新知识,一本书画一张思维导图即可总结。比如最近读的《专注力》、《欲罢不能》,了解观念,启发思维即可。
此外,如今诸多的电子阅读软件,对于辅助阅读功能的开发,渐趋完善。
奥野宣之在书中大力倡导的的葱鲔(wěi)火锅笔记法在我看来,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软件更好地实现,笔记分享功能既免去了摘抄文字的繁琐,更通过网络,实现了与其他读者的交流思考。
但当我为了感受生活而阅读时,纸质书依旧是最爱。
爱书人对书的装帧和纸张的触感都有着自己的偏爱,这点,电纸书根本无法实现。
而每当读着兴起,有了灵感,还是伏在案上,将想法写在纸张上的感觉最为舒畅。
相比在电子书中标记的笔直划线,那划写在纸上的线条,更有着灵魂的温度。
有人说,也许不久纸质书就将退出历史舞台。
根本不可能。
单就设想你为了发朋友圈而佯作读书时,那精致的咖啡杯旁,是摆着平板一般的电纸书,还是装帧精美的纸质书?
作为思维的载体,未来,两者都会发挥出特有的一份作用。
通过阅读我得到了什么?
思维的自由。
以上。
读的书多了,便经常有朋友留言让我推荐好书。但一来我不清楚对方的口味,二来简单罗列推荐书名也给不了读者太多直观的感受,如此便有了写系列书评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时间去甄别书的优劣,不妨关注我这位好书鉴赏员。
网友评论
君子之道。
自忖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