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只有爬上去和爬不上去两种结果
风,可能追到,也可能追不到
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失望和满足两种情绪。我们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是那些有共鸣、有感动的每个瞬间。
我觉得旅行就是带着某些期许上路,想要去道路尽头寻找什么,却都在途中意外收获。
很多人没事的时候就泡旅行论坛看游记,熟悉各大旅行网站、公众号以及APP,并且善于搜集一切打折信息。
书架上永远是旅行类的书籍最多,每次回来都要精心整理出游的照片和日记,看多少遍也不觉得腻,然后继续憧憬着下一次旅行。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就像我这样一个平常可以与朋友开怀大笑,但又时常需要独处的普通人,旅行可以关闭了我和周遭的纠葛,打开连接世界的天线。

就像我这样一个平常可以与朋友开怀大笑,但又时常需要独处的普通人。
旅行可以关闭了和周遭的纠葛,去打开了连接世界的天线。
十八岁那年开始一个人出门远行,在旅行成为所有同龄人朋友圈里的时尚时,我也进入了这个行业,自然地成为了让人心生羡慕的一份子。
脑海里闪回的画面里,有西部沙漠里裹的严严实实徒步前行的自己、有鼓浪屿跨年夜弥漫着烟火气息的欢呼声;
有深夜西湖边的一路狂奔与无礼外国人的互怼、有义工生活中颠倒的黑白日夜和二次元江湖、还有夜幕下偶尔飞驰着超速车辆的公路……
几年的旅行中,除去特定的玩法,总有一票臭味相投的伙伴在旅途中遇上。
而那些游历式的旅程总是自己一个人,穿梭在小巷子里寻找一碗地道风味,摩肩接踵地拥挤在集市里玩味观察,和偶然结识的朋友探索不为人知的私藏。
不必羁绊在琐碎的沟通和互相迁就,全部精力都能够放在体察新鲜,迎接一场可以主动选择的互动。
与陌生人的碰撞、相识,会激起千丝万缕,像种子一样埋在心里,产生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奇遇。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而关于旅行这件事,有人享受自己一人上路的轻松自在;
有人面对旁人怪异的眼光常常感到尴尬和难以解释;
有人因为习惯了一个人旅行,不愿接受别人的旅行邀约;
有人仍然期盼找到对的同路人……
无论你是哪一种独自旅行的行者,都应该感谢自己的勇气。

旅行无论好坏,它的未知与不确定,却是最让人神往的妙处所在。
一个人旅行给了我最大程度的满足,却唯独有一点满足不了——此刻的见证。
如果说孤独是可被掩盖的宿命,那共鸣就是无法摆脱的希求。
海边的舞蹈,我沉醉此刻,落日温和却也稍稍刺目,转头缓解凝视的疲惫。
那一瞬间,我也想另有一处目光相接,最好的,还能报以微笑。

不管是谁,不作任何思考、随波逐流地过日子,都会变得很寂寞。-----松浦弥太郎
这世间的任何山水,只要肯花钱花时间都可以到达,但最难的是向内行走,抵达自己的内心。
当然,有人或许会反驳说,即便是短暂而肤浅的异域情调,也会在不久的未来影响到我的生活:
“知道有一群人,以不同于你的生活方式活着,这就是之于你的意义”。
但如果这样思考,我觉得离旅行的要义就不太远了。
正如加缪所说:“旅行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害怕旅行并不能带来任何乐趣。
一个人之所以会踏上旅途,是为了自我养成,如果所谓的养成即是去锻炼我们那最内在的、对永恒的感受。
走遍世界容易,难的是向内行走,很难说清楚,在决定出发的一刻,是你选择了旅行,还是旅行让你遇见自己。
不与任何人同行,却得以与任何人相遇;不与任何人相处,却得以与自己相处。
旅行,好比一门最庞大也是最沉重的学问,让我们得以踏上归途。
Work Hard, Travel Hard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