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的起点
在前往起点的bus上,Sophia笑笑地问我,“今天的目标是多少?”
我挽起袖子,露出左手上有A/A+ goals的蓝红pace band,讪讪地说,“236,或者235吧!”
和Sophia一起乘bus前往起点其实,这两个目标都是有些冒险的。
这个周期的训练目标就是236(也是为了追上Robin在BURN的记录),平均配速557。真的,一秒不多,一秒不少,没有余粮。只是在打pace band的时候,还是有点“野心”地打了两个band:
A: 236, evenly paced start, negative split.
A+: 235, conservative start, even split.
A/A+ pace band(左)和比赛数据(右)想着以236的均匀策略开始,状态好的话,后面还是可以用235的配速来提速。
“你不一定非要副分割,天气这么好,你前面可以尽(冒)力(险)一些”,Sophia闪动着温暖的鼓励。
“嗯,我试试”,明显,我有些心动了。
心动就是冒险的开始
到了起点的时候,天边还只有蒙蒙的亮光。
Sophia带着我热身,慢跑了1.5miles,然后是4个strides、4组drills和dynamic stretch。我们没有怎么聊天,透过湿湿的空气,还是能感觉到互相紧张的情绪。只记得她的准备活动做得很细心,在回程的路上指着对面的elite tent说,“去年,我在那里热身和休息,今年的elite太多,号码在250以后就进不去了”,我想那时候,我眼里一定装了好多羡慕。走到彼此的起跑区,静静地等待。
枪响,起表。
迈出第一步,我就觉得今天会是个好的比赛日。气温合适,空气清冽,身体格外轻松,随着一开始的小下坡,轻松加速到530,也没有觉得有多少困难。还是静谧的清晨,听着周围鼓点般密密的脚步和均匀的呼吸声,我的心境比去年的CIM却平静得多。第一迈结束的时候,5:52,比目标配速快了12秒! 心率却低得出奇,只有avg136。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可能没有完全热身开来,但是,随着第二迈有些小爬升的结束,一看配速,6分,又快了9秒,心率也只有156。
可以试试冒险的策略了,我想。
然后及时整体策略:只关注235的pace band,寻找并咬住着和我目标配速差不多的elite女子pack,然后在后半程发力——通常我对我的后半程更有信心。就这样,我盯上三个elite mm:132(F24),116(F30) 和158(F26) (F表示女生,后面的数字是年龄组,我在后面只能看得F#,看不到bib#,bib和名字都是后来查到的)。在她门后面,不仅可以踩着她们的步点,跑姿也是另一番赏心悦目的风景,跑来也不会那么单调。
我跟随最长时间的伊力特mm 132(F24): Gabi Anzalone (Madison, WI),在20迈的时候超了她(by BURN 张洁) 。一路波澜不惊,稳稳地跟住F组的女生。我每一迈都能beat我的235 pace band 1~2秒左右,而且还能保持心率在我的MP心率(165)以下。我惊奇地发现,去年觉得rolling的地方,现在跑起来也丝毫没有觉得吃力,我还能在爬坡的地方领先女子菁英集团几个身位。这可能跟我这个周期所有的ez都是在坡上面训练和规律性的hill sprint/repeat有关系。
这样一直到第10迈,我知道啦啦队那里等着我们。快速掠过那个带着下坡的急弯,看到熟悉的红色在跳跃——步伐也跟着跳跃起来。轻快地和她们击掌,也没有掉配速,继续往前跑去。我知道,这才是开始,还有16迈我需要用sub555的配速去完成。而这一迈,我也跑出了最快的split,541!
CIM10迈(by 幼松)
巡航模式跑过半程,抬头看计时器,1:17:18。我知道,以今天的状态,A goal 236完全没有问题了。而且,A+goal 235还可以拼一拼,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需要平均配速都在553以下,现在的状态应该没问题。这个时候,116(F30) 和158(F26)已经掉队了(她们半程成绩分别是1:17:26和1:17:45)。前面不远处是132(F24)(半程成绩1:17:10),我还是继续咬住她,让她保持在我的视线以内。
击掌,好像肩膀还是好多肉(by BURN)到16迈啦啦队的时候,看到chunman大哥远远地跑过来喊道,“早到了一分钟啊!”。“嗯,快了点!”我回应道。 “我去让他们准备好!”,chunman大哥跑出赛后一直津津乐道的惊人5分配速,飞奔向前面的啦啦队,让她们好拍照。我加速冲了上去,一一击掌,只觉得她们那时候笑得那么美。
和上次一样,16迈的啦啦队鸡血以后,完全兴奋起来了,17和18迈又是全程中很快的splits,544和543!
16迈的蜿蜒赛道(by BURN)到达20迈啦啦队的时候,有些略感疲倦,吃下第7个胶,已经感到恶心了。看到shuilin跳着叫我,我也略略加速,借着啦啦队的助威超过了132(F24) mm。穿过那堵墙,我更加有信心,火力全开, 一路550飙了下去。
然而,即使状态好的时候,也要对最后的6迈心存敬畏。
整个比赛最惊心动魄的部分,发生在23.6迈之后。23.6迈的啦啦队,是在一个轻微的小坡上。看到美丽的啦啦队,我自然是以最努力的微笑和加速去和她们互动,可是就是在这个坡上的一个小加速,左边大腿的后侧轻微的抽搐了几下。我心里一惊,因为我从来没有抽筋过——无论是跑马的训练和比赛,还是以前足球一日双赛。我以为我就是不抽筋体质,但其实就是没有到自己的极限。我稍微降速,抽筋的症状减轻了,基本还能维持配速。低头一看,这一迈配速还没有太差,554。
当我以为这就是整场比赛所有drama的时候,阵阵腹痛又从右侧传了过来。nnd,不该来的在最关键的时候来了,岔气!我曾在这个训练周期首次也是唯一出现过一次岔气,那是peak前的一个long+MP配速的时候。
看不出来我已经抽筋加岔气了吧,lol(by BURN)我脑子转过无数个念头,“还要不要sub235?”,“最差跑到236的话,我有多少margin?”,“如果我连237都跑不进,怎么办?”。我试着坚持,继续555配速跑了大概0.1迈,腹痛已经到了影响呼吸的程度,视线都开始变得模糊。必须降速了,我放慢到6分左右的配速。心里做最坏的打算,计算着最慢还能让我跑进236以内的配速,应该是630。
明显到了615左右的配速,腹痛有所减轻,我能够调整呼吸了,只是,还是疼!我忍着疼,死死盯着前面的其它人,一个50左右的老者,一个黑elite mm和一个穿着貌似google衣服的金发小哥。那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咬住他们,我就能够撑过去,因为我已经不能计算配速,也不想看配速。
“滴!”,手表响起,最痛苦的25迈结束,低头一看,还不算太差,这一迈,601——全程唯一一个迭出5分的split。
我知道,我快胜利了。
我知道,我能够战胜这疼痛。
我知道,我能够跑到sub235。
这个时候,我不关心腹部的疼痛,大腿的抽搐,我只有一个想法,sub235,sub235,sub235……
渐渐听到空气中热烈呼喊声和强有力的音乐,也仿佛记得xun姐在街边叫过我的名字,只是一切都变得虚幻和模糊。对速度的渴望还是压制住了身体的一切感观,仿佛身体的感知系统已经完全关闭,我只是在强大的信念下往前奔跑。我超过了老者,超过的时候,我说,good job,其实,也是对自己讲的。然后又超过黑mm,还有金发小哥。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挣扎,只是在疼痛刺激下,我的爆发显得格外强大。552!我又把配速pick up回来了,疼痛也不能阻止我对速度的渴望。
抹过那个通向终点的拐弯,我尽情的冲刺,振臂,过线,停表!
“23418!”
“23418!”(by BURN)冲刺了 (by 花花)
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却是很开心。开心的是自己对比赛策略的突破,对身体控制的突破,对比赛突发状况的突破,还有,终于可以短时间内不用吃沙拉了,哈哈……。
“天呐,你被自己吓尿了吧。。。” Katie给我发了一条微信。
“嗯,完全吓尿了。。。”
比A goal还快了接近2分钟,负分隔18秒,平均配速554,比训练的MP快了3s——你可知道,sub6以内,秒秒艰辛。
回想起来,完美天气、激进的策略和紧盯elite pack是超长发挥的关键,后面的抽筋和岔气已经无伤大雅。
Holy shit! 累屎了!(by BURN Zhuxun Qin)最后,三位elite mm的成绩是,132(F24) Gabi Anzalone: 02:36:45,116(F30) Lauren Masterson: 02:37:41,和158(F26) Sarah Pease:02:38:19。我走过去和Gabi说congrats的时候,她正趴在朋友的肩上哭。很难想象,她只有24岁。
三个中身材最好的伊力特mm 158(F26): Sarah Pease (from Bloomington, IN) 伊力特mm 116(F30): Lauren Masterson (Alamosa, CO)BURN也是一如既往取得傲人成绩。128人参赛,117人有成绩,89男,28女,平均成绩 3:33。其中,64人 (55%)BQ,17人(15%)破3。特别开心的是,Sophia也跑出了242的好成绩,圆了她OTQ的梦想,祝福她~
BURN CIM17 sub245组: 如花(244),少帅(239),Sophia(242)和我(234)(by BURN 花花)最后,真心感谢BURN的啦啦队,你们最美~
最美啦啦队(by BURN)游戏的背后-力量和速度的平衡
以下是训练的干货,有很多自己个人的色彩,特别是力量训练的部分。CIM训练计划还是以汉森为框架,一周2workout+1long,加了很多Brad Hudson的不同workout变化。大致还是三个阶段,base,速度期(Speed/LT),和速耐期(MP Specific)。速度和速耐之间以RnR HM Race为分割。
Base期(6周)
我是比较信奉Lydiard学派的基础里程训练,之上再加速度训练——这好比气宗和剑宗关系,相辅相成。这个base期的目标是把里程推到100mpw,这样在peak的时候身体有足够的储备handle 100+的训练强度。这个里程是建立在之前有两个训练周期,CIM16(80mpw)和M2B17(90mpw)。所以,我的base和目标配速的基本路线是:80mpw: 630=> 90mpw: 615=>100mpw:600。
高里程就必须double了,base期间,每周有3次double:10ez+6~8ez。Base期间,我一周一般就一个workout+long。workout在山里完成的,基本就是用MP的心率跑山,目的是增加腿部力量,为速度训练做准备(号外一下,欢迎加入下个周期波马'18的鳄鱼嘴山跑base组)。其它的ez也大都是在有起伏的trail上完成,主要是在Standford Dish上。
CIM训练的key workouts
师叔Tony Chen推荐Hudson的书,受益颇多
速度期(Speed/LT)
这个阶段的配速主要是在10K和HMP速度上,偶尔做5K的提速训练。我是属于慢肌型的,所以基本摒弃了400、600这种短距离的interval,基本就是12X1000@10k,10X1200@10k,甚至更长的interval。为了弥补缺乏速度的刺激,我会有规律地做一些hill sprints,通常放在ez day。如果大家感兴趣自己的肌肉类型,可以参考大神Kun Li给的两个方子:
第一种,race pace long continuous run,这是两种pace的交替,10k race pace(F)和10k race pace的80%(S): 10 x 800m at F alternated with 600m at S;
第二种,高强度interval,需要关注的pace就一个,102%的10k race pace: 6 sets of 2 x 1000m, 1 min jogging among repeats, 3-4 min jog among sets.
看看你跑那个更容易,如果是第一种,你属于慢肌多一点,第二种就是快肌多一点。针对肌肉类型,interval的训练关注点不一样。可以参考下面Brad Hudson给的例子。
Brad Hudson给速度型和耐力型interval训练计划对比和Jay一起12X1000互相伤害
速耐期(MP-Specific)
RnR HM Race完了后计入速耐期,这个阶段的配速主要是在HMP和MP上,具体可以参考我上面的计划。
Long的变化花样比较多,在准备半马的时候可以加一些HMP的间歇跑或者变速跑,转到后期就是加MP的的间歇跑和连续跑。Peak我用了Ryan Hall的方法10L+12MP,这个peak long能够在既定心率下搞定的话,比赛一般就没有问题了。
几点补充:
关于力量训练
因为之前玩足球和健身的原因,我是以大体重基础进入马拉松训练的,因此体重一直是我训练中的一个concern(CIM赛前依然162磅/身高174:D )。但是,我一直努力把体重的劣势转换为跑步的优势,那就是加强对跑步有益的力量训练,因为我需要更强大的下肢和core来支撑我的体重。另外一点,力量训练可以防伤,这也许是我训练以来没有大的伤痛困扰的原因。
力(野)量(兽)派的常态就光猪跑 lol~力量训练的主要科目是Core, Hip, Quads和小肌肉群。Core我是用的8 mins abs lvl 3~4,Hip的routine包括hip thrust, lateral leg raise, clam (可以用rubber bands增加强度),Quads就是用的Meb介绍的下蹲捡球,小肌肉群包括训练脚踝(heel raise, 用脚踝绷bands etc)和脚掌(脚掌抓毛巾)。 当然,各个项目可以自己调节强度和重点。
另外,我的力量训练也是通过跑山来巩固的。base期的跑山的workout(MP心率跑山,或者hill上面的mile repeat)来增加raw power。进入训练期以后,每周至少一次hill sprint来巩固腿部力量。
Hard Days Hard
遵循hard days hard的原则,我把double和力量训练都放在workout days。一般早上workout,下午double和力量训练(core+hip/core+quads这两种组合交替),小肌肉群的动作放到ez days去做。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刺激身体,并且ez能够更好的恢复。注意两点:1) 这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你已经能够double了,然后逐渐先把一个double移到workout day里,最后再移动第二个double到另外一个workout day。2). Double和两个workout days之间的ez day要非常ez,我通常都跑MP+2mins的配速。即使你能够跑快,都一定要控制下来配速。
多配速段训练(Multi-pace workout)
原始的Hanson的workout刺激太单一,Hudson强调多配速段(快于MP的速度)刺激,Kun帅也一直强调MP不一定只在MP上训练。因此,在前面的速度期,我的interval是在10K~5k配速渐进,LT是HMP~10K配速渐进,后面速耐期是在MP~HMP渐进的。但是具体比例和操作可以自己琢磨和调整。
周期性(Periodization)
我从M2B训练中的生病和小伤明白了周期性的重要性,也是Hanson强调比较少的(AM有明确的周期性,只是我一开始就是汉森派)。每隔4~6周,训练量需要有up and down,身体需要恢复和吸收训练的刺激。我的做法是减少double量,workout基本保持不变。
CIM 2016 vs. CIM 2017
1553 vs. 3991 miles
205 vs. 511 hrs
26 vs. 52 weeks
02:51:08 vs. 02:34: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