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位作者对《如何三十分钟读完一本书》一文进行了犀利地批判。王庭读完此文后,深感不平,我觉得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处,同时也需要为“高分速读”正名。
作者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这种需求,需要三十分钟内读完一本书”?
诚然,花多少时间来读完一本书,完全是个人的事,不必过责。但我不能因为自己做到了十分钟读完一本书,就看不起一周才看完的人。
然而,作者认为3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是不可能的,这就让我觉得好笑了,自己做不到的事,应该不能怀疑别人能做到吧。
王庭在上一篇文章里有说过:
阅读的目的有两种:获得资讯,得到启发
不同的目标指向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以获取资讯为目的的阅读,需要记忆。
而求得启发为目的的阅读,则需要思考和理解。
同时,阅读也可以按照理解的深浅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那么,我们所说的“快速阅读”其实就是指向第二个层次的,即“检视阅读”,并不要求全部理解书里的内容。
那么,检视阅读是否必要呢?
还是那句话,看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作者提到《红楼梦》,那我就以《红楼梦》举例。
第一,如果你是普通读者,阅读《红楼梦》仅仅是自己喜欢,想要去了解里面的故事,那么,你读的速度 不会太快,因为《红楼梦》确实很沉的一部巨著,不容易一下子读完。
第二,如果你是学者,想要通过版本校勘,或者品味曹公的写作笔法,那么可能你阅读地非常小心,也许几个月才读完一遍。
第三,如果你的阅读目标是想查阅《红楼梦》里的诗词曲赋,或者了解某个人物,或者想知道整个章法结构,或者了解曹雪芹笔下的人物说话口吻,那么,30分钟阅读完一遍问题并不大。
其实,说起来,区别就在于“阅读”的目的和理解之深浅而已。
再举一个例子。
写毕业论文,大家都有经验吧。
假如我要写一篇关于《高分速读》的论文,那么论点、论据、论证都需要援引海量的参考资料,而关于这一主题的书就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要在短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必须使用快速阅读的方法。
作者之所以不相信快速阅读,可能是自己并没有尝试过快速阅读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但作为学者,自己不知道的事,不应该先有一个质疑的心,而应该有一个求知的心,方为有益。
王庭过去没有学过速读的时候,一本普通的10万字的小说也要读个三四天,后来用了《高分速读》的训练方法之后,专注力提升,阅读速度立马上来了。
前面我说过,检视阅读只是一个工具,为的是使自己在短时间能获得大量的资讯。但获取资讯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乃是让自己筛选信息,得到启发的一个途径而已。
关于快速阅读的信息,欢迎你找王庭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