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社交平台的火爆话题之一,家人的陪伴和交流,正在逐渐被三观合适的人代替。
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会时有发现,和朝夕相处的家人在一起却无话可谈。大部分中国家庭的不善于表达,会解释道“我心里有你就行,口头的表达就不需要了”,这是以爱为名的借口。
回应、理解、拒绝……父母和孩子建立什么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么的关系模式。
共振互动型:是最理想的情况,母亲与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这种幸运的孩子最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以母亲为中心:婴儿好像是母亲的玩具,以母亲喜欢的方式互动,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婴儿长期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我,学会取悦他人,建立“没有自我”的关系)。
无关反应型:父母给出的反应完全与孩子的关注点不相关,“人在心不在”的父母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长期如此,就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因的话说就是“存在焦虑症”。
情感逆转型:就是最典型的反人类情感表现,这类父母专门和孩子的情感过不去,总是忍不住要去逆转孩子的情感,把任何气氛逆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以至于后来孩子有任何期望冒出来,直接就被自己给否定了。
语言是很奇妙的东西,父母的回应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反映了关系的质量。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过的积极回应关系,这个任务受益最大的首先是自己,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
如果父母自身是在“无关反应”和“情感逆转”的环境中长大的,那么很难与孩子产生充沛的情感呼应,但至少可以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反应模式。
孩子具有天然的陪伴品质,相信多接触孩子的家长总会遇到过,当孩子的小伙伴哭泣时,他会静静的瞪着眼睛看着他,也可能会抱着他,什么也不说,但是眼睛里满满的无条件的爱,这就是最好的陪伴。
如果你是一名聪明的销售,在推销时首先要顾及和确认顾客的感受,然后以尊重客户的感受、情绪,自然地来解决问题。
而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我们总是先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出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试图决绝对方的情绪,而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打扰,如果孩子需要,就在旁边安静地陪伴。
拒绝比付出更难,而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评判,没有评判的拒绝,爱依然可以流动。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但又会自我内疚,于是总要附加一堆道理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父母避免了自我内疚,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等于是我的错”。
不带评判的拒绝,没有委屈的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冲突是生命历程必然的体验之一,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如果父母制止和评判,就会让冲突真正变成阻碍孩子成长的坏事。
孩子发生冲突,只要不存在病态性地以大欺小,或者在冲突中使用枪支、刀具等危险品,原则上家长是不应干预和评判的,除非孩子主动要求家长介入。
童年是经历各种自发体验的过程,只要孩子全然经历过,就会既不执着也不恐惧任何一种状态,发展出真正理智的心智。
父母若能自己去面对那份不安,不干预、不评价孩子,可能再一抬头,孩子已经转换其他状态了。孩子本无事,父母自忧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