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小菜园读书散文
读鲁迅批判梅兰芳的感想

读鲁迅批判梅兰芳的感想

作者: 做个快乐的废柴肥宅 | 来源:发表于2022-10-11 11:42 被阅读0次

昨日讽刺犹在耳,今朝邪风胜当时。

民国时期,鲁迅先生讽刺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戏剧大师,而发出“中国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的抨击。

在鲁迅的杂文集中,有多篇文章讽刺梅大师。如果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无疑是狭隘的。且不论京剧,只要是传统文化,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革命者,都被认为是古董是落后的,中国的落后制度等同于文化,文化等同于腐朽与陈旧。

于是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梅兰芳,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尤其当时的中国本就疲软,再以女性化姿态出现,更是觉得失了男儿本色。梅大师的爱国情怀,也自然而然被忽略掉了。那个年代美国还没有用薯片和可乐征服世界,但梅大师却将作为京剧传输到了世界——中国不只有落后,还有世界不懂的东方艺术。

只是时代的使然,那个时期需要变革,需要前进,更需要破旧立新,所有在故纸堆上建立起来的东西都等同于废墟。那份抨击,我们保留意见,却不可否认它的必然性与先进性。

但在伪娘文化盛行的当下,这份讽刺却不得不让人惊醒。“最普遍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现在大行其道的“鲜肉们”画着卡姿兰大眼线,涂着美宝莲大口红,哪里还看得到十几年前男艺人该有的样子。

男人在娱乐圈越来越被“娘化”“妖魔化”,古时候有温文儒雅的如玉公子,有威风凛凛的硬汉形象,更有虎背熊腰的精猛汉子……而如今,被韩娱席卷过后的娱乐圈,审美一边倒……何况温润如玉绝不等于小鲜肉的肤白貌美大长腿……

百年前的讽刺,如今依然盛行于世……

相关文章

  • 读鲁迅批判梅兰芳的感想

    昨日讽刺犹在耳,今朝邪风胜当时。 民国时期,鲁迅先生讽刺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戏剧大师,而发出“中国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

  • 《朝花夕拾》之鲁迅批判

    作业:读《二十四孝图》和《狗猫鼠》两篇文章,以“鲁迅之批判”为题写一篇短文。可着重谈鲁迅所批判的人、事或现象,也可...

  • 熟睡和清醒——读鲁迅《呐喊》有感

    最近读了鲁迅先生的《呐喊》,收获颇丰。感觉读原著比读书评更有味道,更有感想。 我为什么读鲁迅的文章?因为我曾看过北...

  • 批判?丑化?用心去读鲁迅

    如果你喜欢鲁迅,或者你经常读鲁迅,亦或是你了解鲁迅,你多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不论是读鲁迅先生的哪一本文集,都带有极...

  • 【读书笔记】

    才读鲁迅先生的《狗• 猫 •鼠》,写一点自己的感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作为教科书的必学内容之一,我们都有印象。 以前...

  • 为什么要读经典

    今天我们不仅需要读朱自清,需要他的朴实温厚;更需要读鲁迅,需要他的清醒自持,需要他痛彻的批判和热诚的坚守;需要读汪...

  • 关于 沈从文、鲁迅和梅兰芳的几个字

    鲁迅不喜欢京剧,尤其不喜欢梅兰芳,这几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沈从文也不喜欢京剧,并且也不喜欢梅兰芳。不过沈为人...

  • 鲁迅的那些话,入骨又入髓

    有人说,鲁迅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的“批判”精神,“批判”固然重要,我则不敢苟同。我认为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敢说“真话”...

  • 折桂令——驳简友“渴死之水”的京剧观点

    简友“渴死之水”在《鲁迅与梅兰芳为什么不合》一文中对歌剧芭蕾舞极尽赞美之词,对京剧诸多不屑,对梅兰芳及梅派贬低斥责...

  • 和鲁迅一起过日子【16】

    我把读《鲁迅日记》称为“和鲁迅一起过日子”。其实,读《鲁迅日记》只是我读《鲁迅全集》的一个节目。 仅读《鲁迅日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鲁迅批判梅兰芳的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oa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