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未见的好友网上聊天。
我说:最近心情很动荡,有空出来聚聚吧。
她说:你还有力气心情动荡啊,我现在什么力气都没有了。
我说:你整天忙什么呢?
她说:上班就已经累死了,还要养孩子带娃。下了班实在是没有力气折腾了,什么逛街吃饭之类的完全没有兴致。等到周末就想瘫在家里,除了挣扎起来照顾娃应酬娃,跟老公都懒得说话。
好友年长我几岁,以前爱折腾,不能忍受平淡,也是风风火火的性格,看话剧演话剧,画漫画做海报,为了个人喜好可以和领导叫板。我还记得她跟我说:我的工作是服务于我的生活的,我的生活不局限在这里,我有我的爱好,有我的梦想!当年那种坚定的目光、为理想奋斗的激情曾经深深感染过我。
然而,七八年的时间过去,作为两岁多孩子的妈妈居然疲惫至此了吗?
因为人母,所以我们行走在单位和家,囿于厨房和烟火。
偌大的城市,我们偏安于蜗居之中。家或许只有方寸之地,堆满了陈年的旧物,堆满了孩子的所需所用,堆满了锅碗瓢盆和吃穿住用。杯盘或许并不是我们喜欢的花色,家具也不是我们喜欢的式样,出门没有大海和春暖花开,入户没有如家灯火和丰盛的菜肴。
我们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可以神游,可以发呆,甚至没有一点空间,可以插上一枝花或者倒上一杯茶。
可是,我们能否不让心囚于井底,局限一隅,疲惫于生活重复和平淡。
春天里,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野外,春寒料峭,但已草色青青,郁金香、樱花、白玉兰已经繁花似锦,地上已开满小野花也许只是普通的荠菜花,我们铺开野餐垫,拿出准备好的寿司、饭团、三明治,拿出蛋糕店里买来的漂亮小蛋糕,拿出紫色的葡萄、晶莹剔透的樱桃、馨香的瓜,我们带着孩子去体会万物复苏的喜悦,也感动正是冬天里的隐忍和积淀才有现在的生机和绚烂。
夏天白天是不能出门的,孩子们穿着白衣白裙,光着脚,想办法去解决盘中红艳艳的西瓜,想办法得到父母的允许去享用一碗冰激凌。到了傍晚,就去附近的公园看荷花,有粉色的,也有白色的,吹着夏日夜晚的风,分外凉爽。如果太过慵懒和无聊,也可以驱车去草原上看星星,全家人裹在一个毯子里,依偎着取暖。那些女郎织女、银河王母的古老故事便极其自然地从姥姥的姥姥的姥姥那里又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长河降落,晓星西沉,点点星光进入了孩子的梦境。
秋天就去登高,看天高云阔,去捡上一把落叶,告诉孩子和自己:生命总是从繁华到凋零,可是也因为知道必然有凋零,我们从繁华时就开始努力,让凋零时候不遗憾不凄惨,依然是最怒烈的颜色。
冬天的夜晚,窝在家中,等孩子都睡着了,来一场微醺的宿醉,怀里可以抱着一个暖融融的抱枕或者一本喜欢的书,随便翻到哪一页。或许因为一天的疲惫已无力阅读,只能抱着和孩子一起酣然入睡。一觉醒来,已近中午,窗外如此明亮,原来雪已满城。雪满城,便可以出去看雪,穿上红红的或者彩色的以上,带上一根红萝卜,几个小纽扣,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只露出明亮的充满期待的眼睛,然后一起去堆雪人,红萝卜是鼻子,纽扣是眼睛,让孩子在和雪人一起拍照,一张张都是相亲相爱的模样。
面对生活,我不会一直平静、一直平淡,因为那不是年轻生命应有的状态。我会有怒火,也会想办法去浇灭怒火,我会心情低落,也会想办法让自己重燃斗志。我会抱怨于生活的日复一日,抱怨于工作孩子、家长里短的繁琐、逼仄和疲惫,也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展露明媚的笑容。我是一个职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可以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让自己的生活是生活而不是活着。
蜗居依然是蜗居,平淡依然还是平淡,烦恼一直都在。可是因为有无边无际的心灵,眼里的世界便无边无际的广博。因为诗意就在心中,方寸之间自有怡然自得。
越是平凡、平淡的生活,越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去感受。
也许眼前看不到风景,但是如花在野,如月在心,如梦在途。无需执花在手,映花入眼。
因为在,所以便觉得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