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学生时代是最苦的。
因为,条件差,学习累。还要帮忙做一些家务。有的时候,甚至都要面临辍学的危险。
不像现在的孩子,只顾着学习,一点课外的自由时间都没有。
时代不一样,环境不同。孩子更是不同。
以前的我们,从来都是自己主动学,没有那么多的压力,没有如此琳琅满目的补习班。
放学回家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有时还要做饭洗衣服,我们生活的农村甚至更要砍柴生火,喂牲口。
这些事情忙完以后,才有自己的时间去写作业。
那时候,父母也不是很重视教育,认为,男孩子念完初中,以后能养家糊口。女孩子能识几个字就可以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
别的不说,那个时候我们写字用的笔和本子,都是要花钱买的。
那个时候家里哪有富裕的钱去置办这些,光是吃喝花销已经很大了。
所以,大多数的家庭,也不会去为孩子考虑。
只有少数的家长,想到孩子的前程。
而且,这样只会是恶性循环,越穷越不学习,越不学习越穷。
都是一样的。
想想我们那时候的鸦片战争时代的中国,还不是一味地闭关锁国,才导致什么也不懂,落后就要挨打的吗?
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
而现在的孩子们,越是在这种物质富饶的时代,反而却没有了好学生。
这里所说的好学生,没有贬低的意思。
只是,缺乏了以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只是一味追求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全方面发展。
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
我们丧失了各方面学习的能力,有的只是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
我们不应该是这样,我们更应该学习一些为人处世,多学习一些社会能力的知识。
这样我们才不会跟社会脱节,才能更好的融入现代的社会。
只是讲一些大道理,却如此空洞,有什么用呢?
还不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一些实用的,以后走向社会能够用到的东西。
再者,我们的课程真的需要改革。
多增设一些实践课程。
记得我们去贵族学校参观学习的时候,印象非常深刻。
他们的课外活动异常丰富。
就拿画画这一种类别就有好几个画室
有插画、版画、剪纸、油画等等。
我们普通学校其实可以做到。
只要老师愿意学习,什么都不是难事。
况且,简单一间屋子,就可以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有何不可呢?
再者,我们的快要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不让我们的后代去学习呢?
既然,想要让人继承,也要让大家都知晓才好。
希望,我们的未来,不只是一味地原地踏步,而是在自己国情的基础上,慢慢锤炼。
让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教育,能够适合自己国家的子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