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
周六下午决定学个软件视频,学习了1个小时候,然后就想吃东西了,于是泡了面,在吃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可以看个休闲的短视频放松一下,面吃完了,视频还没看完,于是对自己说,等看完休闲视频再学习吧~~~~然后就到了吃晚饭时间了。
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里,就是因为我们不会自由切换大脑的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砖家”认为大脑会有两种思考模式,专注模式,即注意力高度集中;发散模式,即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
专注是什么?
专注思维的状态就是,思维有目标,注意力随之会集中在某个固定的方面。当你在学一个很难的课程或是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时,你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排除所有的可能的干扰,集中解决问题。
发散是什么?
发散思维的状态就是,你的注意力放松,这时候你思维没有明确的目标,思维开始散步了,懒懒散散,悠闲自得的状态。松弛的状态会比较容易出现灵感。
既然大脑有这样的特点,我们要如何来利用大脑这一特性来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呢?那就是要训练真专注,真发散。
对于只会专注的小伙伴,我们可以这样。
现在由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都不停的努力。这样就导致了一大部分人一直都在忙,吃饭的时候也在想着工作,走路的时候也在想着工作,好像从来都不知道怎么休息。这种人呢,就应该刻意训练真发散,多多训练发散思维,让发散思维起作用,发散的方法可以是听一首歌,站起来揉揉肩背,向远处眺望一下。
对于只会发散的小伙伴,我们可以这样。
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不会真专注,就是做什么事都集中不了注意力,这个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即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把自己封闭起来。
最后仍需强调的是,规避假发散,真休息。
还有一种情况是开篇所提到的,本来是打算休息的,后来就变成看视频了,时间不知不觉就浪费了,这种状态属于假发散,真关注。一开始的时候是想让大脑休息一下,后来就聚精会神看电视剧了,解决方案是休息的时候尽量不要看有故事情节的视频,可选用听音乐,眺望远处,拉伸身体来代替。
总结一下,三个方面注意点。
一,当需要自己专注的事情的时候,就尽量把自己独立起来。
二,当自己感觉才思枯竭的时候,就听听歌,散散步,眺望一下远处。
三,当自己在休息的时候,就要避免一不小心坠入假发散真专注的状态。
真正实现自己对专注和发散思维的操作,最终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刻意训练。
想了解更多的“高效”的方法,请关注公众号:jianxingba(践行吧),不定时推送高效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