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号,由张一白导演,张嘉佳编剧,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首映。国庆第一天,我就看到豆瓣、朋友圈一片骂潮戕伐。
讨伐文章之多,以至于我即便没看电影和原著,也能从文中细细罗列的情景,拼凑出半个电影。
今天下午,我看到朋友圈转载的一篇文章,讲述的观点是说,此片的剧情和逻辑,是在祸害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年轻,概括起来“一群成年人像弱智一样在谈恋爱”,指出“这类文字和电影盛行的终极奥义:因为大多数人都需要在不需要人生历练和深入思考的前提下获得无病呻吟的感慨。”文中指的“这类文字和电影”,当然是指青春文学和青春电影了。意思就是,很多没脑子的人,没事找事。这么大一屎盆子扣人家头上,我觉得这个作者有点不地道(本来想贴出这篇文章的,但是我想了想,还是不要搞事情)。
青春文学难道真的就那么不堪吗?
每每看到或听到,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小伙子,为了显示自己超现实的眼界与过人的智慧,动不动就摆出一副看破红尘的老气模样,这时总要腹诽,毛孩子装大人,打脸傻蛋。
看那些“无病呻吟”的书怎么了呢。我初中的时候,也曾迷恋小说中描写着的,“微醺的阳光下,穿着白色衬衣,微风吹过,散发着淡淡肥皂的香味”的少年。这在现在看,分分钟令人尴尬癌发作,但是那个时候,这个穿着白衬衣的少年,给了我们最美好的想象。
考试的时候,从桌膛里掏出一本《那小子真帅》,埋头苦看,直到铃声响起,匆匆填上姓名。下课后,三几女生聚一起,分享《花火》、《萌芽》、《最小说》,聊聊八卦,发发花痴,眼角的余光仿佛不经意地扫过某个钟情的男生。正是青涩懵懂的年纪,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哪?青葱校园里,周围的空气都泛着粉红色的泡泡。听到他声音,会心跳加速,想到她的一颦一笑,嘴角会不自觉上扬。
那个时候,我们都爱看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七堇年、饶雪漫,但是现在,谁敢说自己的偶像是郭敬明?
一个人,好像说自己看青春文学,很丢人似的。你看鲁迅,列夫托尔斯泰你才不会受白眼,你要看卡夫卡,那你有点厉害的了。
一本书,外界评价再高,但对你来说太难,自然你看不进去,也找寻不到情感的共鸣。所以,它对你而言,一点作用都没有。看书,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严肃文学,矫情的还是艰涩的,郭敬明还是卡夫卡,只要合上书页,你分明感受到它带给你的感触和战栗感,它就有阅读的意义(黄赌毒国足外)。
当然撇开剧情,从电影拍摄艺术分析,比如表现手法,拍摄角度什么的,我是个外行,评价不来。所以,之前上映的《匆匆那年》《致青春》之类青春电影,我的评价大部分是“好看/不好看”。朋友胡八哥看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回来对我说,“这部电影里有姐的青春。”所以,就冲这一点,我不说这电影是个烂片。你怎么敢说别人的青春烂呢?
会有那么一些人,在抓不住青春的尾巴的时候,爱以前辈的姿态,反复告诫年轻一代:那些青春文学青春电影是哄脑残的,你傻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告诉你,真正的爱情,是夹杂着啪啪的耳光声的。他们那么笃定的模样,仿佛自己从未有过那些心跳加速的岁月。
试问,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要学着深刻?浪漫是青春最本真的颜色。我始终觉得,在一个最该追逐的年纪,尝试贴近一个人,那份小心翼翼和欣喜为什么要被苛责?
或许大部分青春文学,矫情,造作,浅薄,不现实,但是,你曾懂那些懵懂躁动,也懂那些明媚忧伤,你曾经捧着一本书,在昏黄台灯下,从白天到黑夜,从欢笑到流泪。那些小心翼翼,难以言说的情感,曾经那么真实地行走在你青春岁月里。
但我转念一想,批评青春文化烂俗的人之中,或许有一些,正是被生活fuck太多次,反过来,在差评中,呕出这些年对生活的愤懑。这是一种变相报复。或者说,从童话中觉醒,真心希望不再看到历史的重播,以文字的荼毒,强迫少年们一步成长。
年少不听李宗盛,因为李宗盛的词,浸透了凛冽刺骨的沧桑——“想得不可得 / 你奈人生何 / 该舍的舍不得 / 只顾着跟往事瞎扯。” 青春期的孩子们,都拼了命奔向明媚的阳光,生命是如此鲜活,还不是爱回忆的时候,自然品味不出歌词的韵味。所以,有什么关系呢?像我一样,听听tfboys,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还是可以的嘛。
或许你眼里的过度解读青春,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刚刚好适合。
电影和文学不一定需要教会我们血淋淋的现实,因为日后生活都会一 一告诉我们。假使生活当真如此残酷,在电影在书本中,我们能不能还葆有一份纯真?
请放过少女心中的那个白衬衣。
愿你心中还有一个白衬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