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 曹红梅
年华易逝,转眼步入不惑之年。孔圣人曰:“四十而不惑”。到底是人到了四十岁时,经历太多的大风大浪、大起大落,没了困惑?还是说人到了这时候,半生已过,不再需要困惑了呢?身边的许多朋友讲:人过了四十,书什么的可以放下了,那些晦涩的文章也不必再写,更不用揣摩别人的心思,考虑别人的好恶了,只需领一份薪水,悠哉游哉,享受生活。但在教育教学这片迷人的苑囿里勤耕二十二年的我,却不敢苟同,始终怀揣献身伟大教育事业的梦想,用满腔的工作热忱,向着梦想的方向坚定前行,永不服“老”!
一、以“妈妈”名义收获追梦的快乐
22年来,我幸福地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 水、奉献爱心,收获着快乐与希望。工作时,我勉励自己要积极上进;生活上,我告诉自己要乐观进取。
作为班主任,我尊重、理解、信任学生,那些留守学生是我尤其关照的对象,于是在学生那里,我荣升为“教师妈妈”。此外,我还坚持每周写2~3篇班级管理日记,并分享到班级家长微信群,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这于是成为了联系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枢纽。家长咨询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时,我总能耐心地解答并给予帮助,也因此得到家长的认可。带领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组织的各项活动,知识、喜悦双丰收。在学生面前既是严格认真的好老师,又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妈妈,在这双重身份之间,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引导着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
二、用“书式”生活插上追梦的翅膀
读书可以让人宁静,沉浸在和自己内心对话的世界里;读书也能让人飞翔,去体验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为人母,为人师的我,让自己静下心来,享受读书的宁静,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
我增加了阅读时间,多读书,多记录。在课余,坚持经常看书,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周国平的《让教育回归人性》、吴增强《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小学版)》、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等。手机订阅号关注了“阅读巴学园”、“守望新教育”、“七彩凤凰教育在线”、“教师专业测评”等公众号,采集各方面的信息,不断的填充和弥补自己,提高自己综合文化知识的含金量。为了解教学方面的动态信息,还经常上网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无论是在和学生相处的技巧,还是课堂教学的合理安排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发“萤虫”之光书写追梦的印记
2018年9月,我幸运地成为姜堰区新父母学校的一名教师义工,和许多拥有相同梦想的人一起,像一只只萤火虫一样,在家校共育的天地里,奉献着自己微弱的光芒。我三次应邀到新父母学校为家长和孩子开放课堂,让我感动的是家长们能积极的参与互动,孩子们扬着脑袋,眨巴着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与美好。今年开学初,经过一番努力,筹备良久的姜堰新父母学校城南校区服务点整本书阅读课程和家庭教育课程正式开班!公益课程在城南校区落地生根,我们一群人怀揣梦想,拔节成长。
回首追梦之旅,我既为自己历风雨却教心不改而欣慰,更为自己一路走来欢歌伴行而庆幸!低眉静思,方知只有努力地汲取营养,努力生长,才能演绎出教师生活的精彩,才能步履更加稳健守护梦想、追逐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9114985/1bc71c6567a798c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