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知识付费”的迷思

关于“知识付费”的迷思

作者: Shelvee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13:48 被阅读0次

    从2015年的“在行”开始,再到之后的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知乎live等等,知识付费这件事火了起来,以“免费万岁”的互联网竟然迎来了一个浩浩荡荡的付费时代,实在是令人不解。

    罗振宇李笑来等等带着情怀,向你伸出手,给了你一张世界末日的船票,于是许多人就这么上船了。

    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正当觉得信息爆炸、满怀热情却无处实践的时候,另一批喜欢的博主出来了,以李诞为代表,他们对待罗振宇李笑来等等的态度,就像对待传销人员,口号是“不听不信不转帐”。

    这无异于在我热情高涨的时候迎面泼了一盆冷水,不免冷静下来,思考,知识是什么?知识付费对知识消费者的意义是什么?

    知识: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与期望,是一种智慧的累积。

    先看反对派的观点


    1. 所谓“知识付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让你学到知识,另一类是让你以为自己学到了知识。前者很困难,因为不是付费就能得到知识的,还要费劲。因此,目前的“知识付费”,更像是“资料付费”,“见识付费”。这种行为类似于老年人花钱买保健品,还自以为是买到了健康。

    2. 知识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印证,其本质注定获取知识是一个漫长、系统的过程。而现在所谓的“为知识付费”,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其实都是“反知识”的。“为知识付费”,更多的是消费者寻找存在感、填补信息恐慌的一种安慰剂。

    2. 李诞们嘲讽知识付费,认为称其为“智商税”更为合适,认为大部分人只是从原来的娱乐圈追星进行了领域转移,现在追起了金融圈、商业界的大IP而已,消费者并不真的为知识付费,而是为了追星付费,为商业潮流制造的洗脑游戏付费。


    作为知识付费的拥趸,我对知识付费的看法如下:

    1. 充满争议的“为知识付费”,主要指的是软知识,即认知盈余者实践的总结、经验和体会等被个体自身认为有价值的非标准化的知识产品。有空去读原版教材的人自然觉得这些知识不成系统,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人急功近利,只想了解皮毛。但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对外部世界有一定的了解,才会带来心理上的把控力和安全感,但也不能把所有的专业都了解到精专。有人告诉你,世界上有那么一个概念存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深入阅读,这就很重要。因此,这些碎片化知识存在的目的,只是为学习者指路引路,这么想,就不会把知识付费这件事看得过于严肃了。

    2. 反对者提到,很多知识都是大众所熟知的,比如“实践出真知”,很多知识提供者只是将这些“公理”进行二次包装,然后进行贩卖,知乎上对这类提供者蔑称为“二道贩子”。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但这样的产品既然存在,且有人愿意买单,那么对于付费者来说,这类知识就是有价值的。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藉由谁的口说出来,其影响力是大不相同的,知识付费说到底是IP影响力变现的方式。

    3. 知识付费的运营核心在于社群运营,Spenser认为,“知识没有价值,人和人的连接才有价值,知识只是连接的载体”,连接了知识提供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学习社群能够增加学员的参与感与对群体的归属感。此外,通过社群运营,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联系到自己所在的领域,并在社群中做分享,将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比起知识提供者的单向传输,学员之间的学习心得分享,也是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乃书本学习所不具备的优势。


    结论

    写到这里,迷思已解。我个人对于知识付费是持支持态度的,对于“习惯性学习者”,知识付费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学习渠道,即使没有这个渠道,他们也会从书本、新闻、线下培训等渠道获取知识,既然是多了一个选择,那么何乐而不为?

    况反对者的观点,其实问题根源很大部分在于知识消费者的信息恐慌与执行力上,“知识付费”的概念本身没有什么可诟病之处。目前,知识市场出现的产品良莠不齐,提供者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消费者如何选取合适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未来,“知识付费”必将成为大势,并且这个市场将会繁荣发展下去,接下去就看大IP打造计划与手段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知识付费”的迷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xl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