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3】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3】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16:42 被阅读0次

我们来看个人在第6篇论文中选取的思想研究成果,第1个,理解网络文学的网络性,具体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1个方面,网络文学是一种超文本,这种超文本是相对于作品和文本而言的。在作者看来所谓的作品,它实际上是印刷文明时代下的产物,它是由作者在一个孤独的时空下,把自己所有感官的感觉转化成文字,然后再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下,由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又把文字重新转化成感觉。

那所谓的文本, 实际上是表达着作者可以读者可以对这个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权利,以及甚至创造出属于自己文本的权利。那所谓的超文本实际上是表达着这个文本本身,它可以无限开放,无线链接,无限流通。就好比,你去起点中文网点开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看,打赏,评论,甚至是影响作者对下一章的创作等等。

第二,粉丝部落化,这个无需多言。第三,网络文学的网络性跟动漫游戏影视的联通性,作者甚至预言,未来最高的文艺文艺形式,可能是网络游戏。

第2个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个人就有点无法接受,怎么说呢,就是作者认为这种文学的经典性可能已经会被消解了,也就是说,在一个新媒介上所孕育出来的网络文学,这个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秩序逻辑,或者说他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可能会包容就有的文学价值理念,也有可能是会替代原有的价值理念,而在这个领域里面,唯一能够承认这个作品的经典性的所在,就是大众读者本身。

从这个角度而言的话,作者判断或者说预言就是只要这个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我们可能将来就不会再去读莎士比亚这样的经典作品,因为他认为就是孕育莎士比亚作品的那个时代背景,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跟可能未来的时代的背景思维方式,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那么你从这里就获得不了东西了。

也有可能是,在未来的这种网络文学世界里面,这些原有的文学,它是作为小众文学的出现。对于这一点的话,后者我比较认同,但是前者就是说会出现一个时代社会,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呢,那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至少现在是这个样子。


第3个研究成果,实际上是在讨论网络类型小说的商业性,套路化,娱乐性,跟经典所要凸显的,文学性,原创性,思想超越性会不会起着无法调和的冲突呢?对于第一点文学性,在网络文学界这种所谓的文学性,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绝大多数,所谓的高品位的粉丝认为好看的。

对于第2点原创性,就是他这里解决了我的一个困惑,就是想说为什么要套路化,在作者看来这种套路化,实际上是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一种能够产生快感的机制,那么很多网络小说作家,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实现自己的个人独创以及个人的风格,有些厉害的,就能够熔铸百家,然后化为自己的独有风格。

对于第3点,思想超越性,在作者看来一些非常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比方说他推崇的这个猫腻的作品,那么这里面就可能蕴含了,就是对人类现实世界的一些终极价值命题的拷问,或者说一些探讨。

归结到底,作者认为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如果能够称之为经典,大体上能够达到这三个要素。首先,就是他能够去承载这个时代的最核心的欲望,焦虑以及价值取向,也能够去包含这个时代饱满现实的信息,并熔铸在最具有表现力的网络文学类型形式上。

而且他在创作过程当中,也能够去把这种类型之前很多小说作家的创作手法的各种套路能够融会贯通,最后呢,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能够去彰显出个人独有的这种风格,或者说自己翻新的东西,那么这可能由这3点,可能认证为网络文学的经典性。


第4个研究成果,就作者认为的研究网络文学的方法,在作者看来,首先,你得做一个网络文学的粉丝,你对他基本的发展脉络,以及包括你自己有自己的偶像,你参与进去打赏,评论,你跟他的粉丝能够一起去对话交流等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和方法。

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用相关的学术研究方法,学术研究语言,去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学会自省,这个自省,实际上是要让自己不是那么的狂热,不是那么的充斥着感情,而是要有一种理性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

我们来看第7篇论文,个人在其中选取的一些研究成果。第1个研究成果,又在做的看来网络文学的前导,就是那些通俗文学作品,他们可能是透过他们的那种快感模式,快感机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的三观,或者说重新塑造了我们的心灵,而且很多这种高级的通俗小说,它也是较为正向的,在唤醒我们内心的最本能的一些善,良知,侠义精神,他举了这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作为例证。

那么在作者看来,那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样也具备同样的功效,而且他还是把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所面对的种种焦虑以及所产生的种种欲望,或者说所难以去规避的伤害,都能够透过这样的一个幻想空间去实现释放以及疗愈。

第2个研究成果,就是他发现这个网络文学作品当中所具备的这种弱者本位,亲我主义,是一个比较良善的价值观导向。所谓的弱者本位,看过网络小说都知道,要是什么屌丝啊,废柴啊,这些之类的很弱,然后一下变牛逼。所谓的亲我主义呢,就是特别爱自己,特别爱家人,特别爱朋友。这体现在网络文学作品里面,那种极为护短,或者说为了朋友,能够努力修炼直接把特别强大的敌人给干翻了。


我们来看第8篇论文,这一篇呢,个人以为他所提到的这个思想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在讨论这一年网络文学发生的重大变化,其实就是在讨论就是网络文学这个厂里面就是多方力量的博弈的这样一个现实的情况,那么作者比较担心的是什么呢?就是在这种资本的侵入以及政治力量的介入的情况下,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它的粉丝文化,这一块它能不能去保持它的相对独立性,这个是需要注意的。

我们来看第9篇论文,这一篇论文就说觉得就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段话,就说这个网络文学有自己的这种相应的生产机制,还有相对应的粉丝部落文化,那么,一方面他可以去引渡就是传统文学里面的文学成果,价值理念等等这些东西,另外一方面呢,他又可以去依托新媒介向动漫影视去开拓,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生态模式,但是还是得注意的一句话,就是说要尊重这个网络文学,它自身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它的一套已经形成的原生机制和他的自主原则。

第10篇论文其实谈论的大多数内容都跟前面已经表达的相关,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了,那么我们正式进入到本书的下编内容,下编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只是在每个地方抽取一些我个人认为有意思的地方,与大家简单的讨论一下。

第一个,是个人择取崔曼丽女士谈话当中觉得有意思的一些内容。他举了一个,就是说现在很多小说作家写的内容就是翻译画面而不是小说语言。比方说,曼莉坐在一个圆的餐桌前,餐桌上铺着洁白的台布,台布上摆着一个圆盘,圆盘上摆着一个炸得金黄的鳕鱼。然后曼莉左手拿什么,右手拿什么,在这儿切,然后对面有一个风度翩翩的先生……全是翻译。

那所谓的小说语言呢?曼莉坐在餐厅,要见她今年见到的第103个相亲对象,为了考验这个相亲对象,她点了餐厅里最贵的炸鳕鱼,鳕鱼是金黄色的。她想,即使黄金也不过如此吧。


第2个,是个人择取的千幻冰云的谈话内容当中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他提到就是网络上有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叫至尊邪神,但是这个作家,结果在写的过程当中不幸得癌症去世了,那么他们后来怎么做的呢?他们就直接去培训他弟弟,然后培训了两个月,他弟弟就把这本书能够接起来了,然后写完了。

第3个,是在这个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生存报告里面,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说70%以上的这种网络文学作家,都是理工科出身,还有一个信息,就是一部这个叫做《龙血战神》网络文学作品,这个作者,他其实是一个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刚毕业两年的普通本科生,但是他当年凭借这拿到的这个年薪,就是百万。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个人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道路上算算时间,也应该是有8年的时间了,在这8年期间,可以说前3年是自己最为疯狂阅读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基本上只要一放假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就是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我曾经试图去戒掉它,但是他对我的那种吸引力,让我始终无法做到去戒掉。

在后来的5年时间里,他对我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越来越弱了,那是因为传统文学领域以及其他知识领域里面的文本对我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网络文学。但是我始终无法做到完全搁弃,还是会时不时在自己休闲期间去阅读一些,那是因为这些网络文学作品,确实能够让你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面,当下就兑现与满足自己的欲望,能够获得一种即时的快感和爽感。

但是这种快感和爽感并不是我自己阅读世界里的主流,它可能只占据了那么10%的部分,所以我没有很高看网络文学,他所能够提供的价值意义,但是我也没有去贬低他的价值和意义,我只是如实的表达,他在我生活当中当下的作用,就在于此而已。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1】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2】

相关文章

  •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3】

    我们来看个人在第6篇论文中选取的思想研究成果,第1个,理解网络文学的网络性,具体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1个方面,网络...

  •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2】

    我们来看本书第二篇论文,个人择取的思想研究成果。第1个研究成果,就是原来的传统文学以及底层文学所揭示现实,批判现实...

  •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1】

    自己从初二的时候开始接触网络文学,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看的第1本玄幻小说就是《九转雷神诀》,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因...

  • 网络时代的文学江湖

    很早以前就听说文学有通俗文学的说法,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通俗”二字。难道文学会不通俗?后来才知道,原来文学的...

  • 人间烟火:比邻而居

    导读:很久以前,读王安忆的知青题材、伤痕文学或反思类小说《流逝》(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表于《当代》),女作家深入开...

  • 胡宝林: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更需树立精品意识

    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更需树立精品意识 胡宝林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 人文名家专题系列课程笔记之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中国网络文学概论)

    课程考核:签到,课上讨论,提问,期末写一篇3000--5000字数的论文 论文中回答以下问题:八次课听到了什么?听...

  • 引渡

    (一) 夜又一次降临到了大地,小孩提着灯笼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路上走着,红烛透过笼纱将光投向以自己为中心的片隅之地,在...

  • 引渡

    “在节气中相遇” “二十四·一(于立春)” 《引渡》 遥远的春风还没能渡过寒江 我却遇见了你 而没有花笺相赠予 我...

  • 引渡

    今天上课的时候,习惯性的挠挠头发,却发现头顶有块硬硬的东西。第一反应是难道出现了这么大块的头皮屑,继而就差点惊叫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zv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