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1】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1】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16:42 被阅读0次

    自己从初二的时候开始接触网络文学,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看的第1本玄幻小说就是《九转雷神诀》,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因为从这一本书开始,我痴迷上了网络小说,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休止的阅读玄幻,修仙这两种类型的网络小说,到现在累计起来,应该是有阅读了几千本,而且,那个时候自己痴迷的程度无异于很多人痴迷游戏的程度。

    对于他,我本身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他提供给了我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爽感,但是另外一方面,仿佛他又让我把自己的时间都掏空了,在这样的一个阅读的过程当中,自己除了当时的快感以外,其他的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

    虽然自己,现在也是不是会去阅读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但是这也只是极少数了,一方面。我发现了一片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另外一方面,是网络文学本身的铺天盖地的套路化,已经大大的磨灭了小说对个人的吸引力。

    但是我自己对网络文学一直抱着矛盾纠结,复杂的这种心情,实在需要有人能以一种比较理性客观的视角去解读网络文学他到底有何价值,它的定位以及未来的走向,以及我们自己这些读者在其中为何会如此的痴迷等等这些问题,我希望有这样的一部著作去讨论这个现象以及深度剖析以上的相关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我就找到了这么一本书,北大的一位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女士,自己多年来在教学过程当中与自己的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研究的一部力作。

    当我读完之后,我确实对网络文学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意义,但是我对作者对网络文学的这种定位和它凸显的时代价值,还是存在一定的疑问,那么我到底获得了什么以及我的质疑是什么?这些问题以及相关内容,就是我写本篇导读的理由。


    那么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呢,可以分为上编和下边,上编是邵燕君女士和她的学生对这方面相关的学术论文,总共有10篇。下编就是作者邵燕君女士在北大开的一门课程,然后在这门课程当中,她邀请现在网络文学一些知名网站的创始人负责人以及具体写网络小说的大神,来做交流分享的一些内容。

    我们先来看上编的内容,上编的内容,对于10篇论文,我们稍后再论,我们首先看一下作者的序,因为作者的叙述里面,交代了作者身为一个北大的教授,为什么会去研究网络文学这么一个课题,因为虽然这么些年来网络文学发展的突飞猛进,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呢,主流的文学界,也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些传统文学的创作者或者说研究者对这个网络文学还是以一种比较傲慢的姿态在鄙视的,那么这个作者,作为北大的教授啊,居然投身在其中研究,那肯定是有她的道理所在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弄清它的道理何在?

    第1个理由,作者是研究当代文学的,那么他特别关注一个东西就是当代性,和介入性研究,那这个所谓的当代性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背后集体的一种焦虑,欲望,价值观,精神指向等等这些东西,或者更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时代精神。

    那所谓的介入性研究,就是当你在研究这些文学的时候,可以通过你的批评,可以通过你的话语去影响这些文学创作的走向,或者说影响他们的一风格素质,写作风格,精神理念等等。那么从这两个维度去思考,作者发现网络文学这一形式恰好就满足了她的需要。


    第2个理由,作者本身最开始置于传统文学的研究,可是在这个研究过程当中,作者发现原来的这个文学生产机制文学期刊,以及专业业余作家生产机制,在整个市场化转型过程当中变成了自说自话,背离读者的这么一个情况,而网络文学却独立于传统文学体制之外野蛮生长,独立发展出来了一套生产分享评论的体系,而且还构建了一群基于有爱理念的粉丝部落文化。

    第3个理由,作者研究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发现网络文学,他将以一种新媒介的方式直接颠覆了基于印刷文明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学,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作者希望能够站在学院派的立场,站在网络文学的原生力量这边,站在粉丝部落文化这边,一方面在遵循自下而上的,遵循网络文学场域本身的发展逻辑,实现精英的介入式批评与引导,另外一方面,更加希望的是透过这种方式来引渡传统文学的文明成果,以期待它在网络媒介这一新形势下涅盘重生。

    我们再来看个人在第一篇论文当中的择取的思想研究成果。第1个研究成果,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旧有的文学体制出现的问题,简单被作者概括为老龄化,圈层化,边缘化。这个具体而言又可以展开为基于文学期刊的两大危机。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传统的文学体制大体上三部分组成,文联,作协以及文学期刊,而这个文学期刊就是文学的生产者和读者之间沟通的一个媒介,但是现在这个媒介出现了作者说的两大危机。

    第一大危机,与读者的亲密关系解体。80年代,文学创作掀起了一股风潮,使得文学创作的内容不再是大众关心的内容,而且表现的手法也不是现实主义,反倒是超现实主义的一些内容,读者看不明白。90年代文学进一步向内卷,成为了所谓的纯文学,这种纯文学只基于作者的自我表达,自说自话式的自我表达,而文学期刊也以作者为自我中心,归结到底就是背离大众,也背离了不同时代出生的大众。

    第二大危机,专业到业余-作家体制的解体。原来的那些专业作家需要到底层生活去积累生活素材,生活材料,也可以帮助那些自学而就的底层作家,而那些业余的作家,也可以自己投稿给期刊,然后经过期刊编辑的审核,校对,推荐,自己也可以成为专业作家。

    但是到了90年代,第一,这些专业的作家成了体制内的人,他们自己写东西,可以不需要深入到底层去采集,而是自说自话,然后写出一部作品来,然后在期刊上获得文学批评家的认可,就构成了他自己的象征资本,然后他可以拿这个象征资本,可以换成体制资本,也可以换成市场资本。简而言之就一句话,自己在体制内,自说自话,可以不关心读者,就可以拿到国家给的钱,或者说把自己的书出版拿到市场,拿出版的钱。


    第二,这个纯文学的门槛提升了,期刊边缘了,编辑的力量也不弱了,那么原来的那些业余作家,底层文学的创作者就处在了自生自灭的地步。第三,电视这一媒介的兴起,他以更加广泛,以更加全面的方式承载了很多文学的功能,比方说审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这些都被电视这一媒介所替代。

    第2个研究成果,青春写作。这一条线路,他不同于前面讲的这种传统文学,作者将它划分为两种类型,第1种类型是以偶像明星式的畅销书写作,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第2种类型是流行经典式的畅销书写作,以安妮宝贝为代表。这两这两种代表跟传统意义文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不同的重点就在于这个核心读者群体的不同,他们已经不单单停留在读者的层次上,他们应该换一个概念来加以形容,那就是所谓的粉丝。

    怎么来理解这个所谓的粉丝呢?作者引用了约翰费斯克的观点,那么在这个观点当中,可以发现的是粉丝,他在阅读文本的过程当中,他不简简单单只是阅读,他还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去获得跟自身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价值感,而且更进一步,他还要去参与这个文化符号的相关活动,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了一套自我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

    这个听起来可能比较的费劲,那我们更具体一点的话,就是类似于现在的明星跟粉丝之间的这种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他们平等互动,亲密忠诚,共同成长,对于粉丝而言,他们爱的这个作品以及这个作者本身,更多的是自我内心情绪的投射,而这种内心情绪的投射,在这个作者的文本里面得到了释放,得到了寄托,得到了安慰。

    第3个研究成果,网络文学变得不仅仅是载体,还有它的文学形态。这个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1个方面,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玄幻,修真,仙侠等等这种类型小说,他完全是以娱乐读者为目的,而且极其专业化的为某一特定的读者群体生产内容,而且这个内容,它是在这个类型的套路框架的基础之上,玩转翻新。

    第2个方面,消费的读者决定一切,而不同的类型实际上是对消费者欲望快感的一种不断的细分,在这种细分的过程当中,不断细分出新的类型,然后满足读者消费读者的快感与欲望。


    第3个方面,网络游戏的快感机制内化在网络文学文本里面,这具体体现在情节的推动上,网络游戏的这种打怪升级的这种提速以及直线化的模式直接深刻的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创作,所以,绝大部分的网络文学作品就是打怪升级,情节之间没有铺垫和伏笔,在这种一路快节奏的升级过程当中获得爽感。

    第4个研究成果,大字节和微文本,这种大字节体现在小说,很多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字的这样的方式呈现,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一方面是跟这个薪酬制度有关,就是你写多少字,然后有多少钱,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读者的阅读速度而言,就是你一天更新几千字,读者可能一下就刷完了。

    但是在这么几十万字的文本,几百万字的文本,几千万字的这种文本的构造下,小说的故事场景,小说的世界观,却是支离破碎的,也就是说它不同的场景之间,虽然是在推动这个情节发展,但是他们之间却是碎片的堆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所能读到的传统文学中的长篇叙事方式,似乎宣告破灭了。

    第5个研究成果,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是我时代,这个是有一个叫做博客庄子的人研究发现的,他认为我们活在这种不确定的时代下,我们自己作为个体,一方面赚钱的能力不确定,另外一方面,自己的身心不安定,那么由此,我们在那么在这两种不安定的情况之下,我们发展出来了一种悦己哲学,何为悦己哲学,就是取悦自己的哲学,就什么东西,能够让自己获得快感获得快感,那么这个东西就会成为我们的安全感。

    那么,网络文学怎么就提供了这种安全感呢?那是因为网络文学,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就是yy,也就是所谓的意淫,在这种世界里面,我们可以不断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意淫,各种各样的白日梦自己都可以被满足,比方说你可以穿越回到三国时候去做皇帝,然后把那些特别牛逼的文臣武将都召唤成为自己的手下。


    但是作者在这里也指出来,这种无限的膨胀的白日梦,也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危机,第1个是祖国认同的危机,如果说,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那么这种共同体,需要我们共同生存发展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资源里面所蕴藏的价值观念来作为核心凝聚力。

    但是承载这些价值观念的文本,显然已经被今天的网络文学文本所颠覆,他们选择的一个异域的世界,或者说是西方的是魔幻世界等等,显有能够去从这些传统文本资源当中去嫁接传承,并凝聚我们祖国认同的价值观念。

    第2个危机,是现实认同的危机,也就是说,在很多人透过这样的文本世界无限放大自己的白日梦,然后就逃避现实,而这个小说文本,它本身也就是帮助你逃避现实,可是你现实的问题还在。第三个危机,是人类基本价值观念认同危机,也就是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面,大体就是遵循的是赢的法则,无关乎道德意义上的善恶。

    这尤其是在主角报复的过程当中,这种死亡的速度以及数量对于人心理的影响。这个也需要密切注意,因为确实有些人受这个影响和干扰,把它投射在现实世界里面,结果就酿成了相应的悲剧。

    而且更为麻烦的是,在今天整个网络文学平台上,全部被这种类型小说给占领,也就是说在这个土地上人们只有yy,那在这种情况之下,需要警惕的是,这种类型小说背后资本力量的控制,以及媒介本身的力量,是否会使得我们接受的文化成为了监狱?或者只能变得消遣?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2】

    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读八十|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nu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