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教育,这样自然平衡》
在《中国教育,这样自然平衡》第二章第一节中吴国珍老师说,面对一线教师所处的各种困境,她相信一切始终的转变都意味着复归真我,回归心灵,拥有自身认同和完整:一种自信与平和的生命内核。重获自身认同和完整的转变需要开放的内在空间,需要安全、无恐惧氛围的滋养。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头脑中浮现出自己在2017年线下勇气更新活动的现场,作为一个内心一度缺少安全感的人,我第一次一个人走出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跨省来到了活动现场---山东曹县,和一群完全陌生的人在一起,组成一个叙事小组,走进彼此的内心去探索一个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具体的话题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我清楚的记得我和来自曹县不同学校的老师在一起,我们敞开心扉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学困惑和教学生涯总遇到的挑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小组中有两位年纪比较大的男教师,其中一位还是村小的校长,他讲述了自己和当地学生家长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虽然当时我们还停留在给彼此提出建议的阶段上,但是在我们叙事的场域里我感受到了那种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和彼此关注的场域氛围。当时的我没有读过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也没有读过吴国珍老师的《中国教育,这样自然平衡》这本书,更不懂得养心的场域氛围这样的概念,但是我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自传在、舒服和踏实,那是一种让你体验到生活如此美好的幸福和喜悦的感觉。
现在回顾当时的情景,心中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在心中涌动,为什么叙事探究会有这样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呢?为什么叙事探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觉察力呢?是在叙事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走进了自己一度关闭的内心之门洞见了我们心中渴望见到的阳光又对阳光的热烈照耀而莫名恐惧吗?是我们在彼此真诚打开心扉的过程中互相看见了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困顿吗?是我们在叙事探究的过程中穿越了头脑层面的思考而直接接受了感觉的召唤吗?我也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只是在那个场域里第一次场域的神奇力量。
或许那就是吴国珍老师在书中说的“开放内在空间是了不起的内在革命。”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纠结于各种相反的力的撕扯之中,我们在这些力的中间挣扎着,无奈着,无力着,疲惫着。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状态,而是被动地浮游在其中,也不知道我们所有的这些经历都是很多很多人正在经历和曾经经历过的,那么那些从这些境况中突围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怎么能向他们一样不被生活裹挟而成为生活的主人,在这些真实的情景中获得平衡呢?
或许我们需要做的就像吴国珍在书中提到的聚焦主题一里面提及的那样,首先是认识自我,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的真实渴望,从自我关怀开始,一切改变和发生的开始的源头都是我们来自我们自己内心的力量。
想想我自己从去年加入兰儿老师的镜子练习开始,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开始渐渐理解了吴国珍老师书中观点,“在教师勇气更新长期的公益探索中,如何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发出真言,体验小组叙事中的养心氛围,自始至终是活动关注的焦点。”也是吴校组织这次勇气更新U境进化线下工作坊最核心的环节,当吴校说出我们最想要做的就是聆听你们发自内心的声音,给每一位参与者发声和被聆听的机会。听到吴校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而举办一次这么盛大而复杂的会议如此辛辛苦苦一直在付出和努力着,我作为其中的受益者之一,除了感动、感恩和感激,我只有满满的感动、感恩和感激。为了促进全国一线教师的心灵成长,为了教育的美好未来,吴校一直在行动着,前进着,冲在最前面,引领着我们。那么我们的心声是什么呢?机会来了,等待着我们去发声,等待着我们照见自己,照见他人,照见彼此,照见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