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
鲁迅在开篇的序言里就说:“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文中多次使用错杂的语句,来显示狂人的“狂”的特点。以前竟然没有注意到,今天读来却有颇多趣味。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一个狂人竟然要去研究,研究什么呢?他疯了,镇上的人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你想想,要是你遇到了疯子、精神病患者,只怕你看他的目光也难免不会带些异样吧。这虽然不礼貌,却又是人之常情。
狂人研究他们的眼光,研究他们说的话,猜测他们的心思,还不够,还去翻看了历史书,终于确定了结果:“吃人!”
狂人还研究他们要如何摆布自己,完全体现出“迫害狂”的特征。
再看文中故意用错的典故:“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易牙是齐桓公的厨子,齐桓公喜爱美食,一天说自己还没有吃过人肉的味道,易牙就将自己小儿子的煮了给齐桓公吃。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怎么能与桀纣相提并论呢?但是,在鲁迅看来,不管是亡国的昏君还是开启一代伟业的霸主,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不拿人的性命当一回事的,都是那个“吃人的人”!
这个既狂又清醒地错用实则妙处无穷。
不仅是上位者要吃人,普通老百姓,穷苦人也要吃人。例如老百姓认为吃了蘸人血的馒头可以治痨病,吃了恶人的心肝可以壮胆气,做子女的可以割下自己的一块肉给父母做药引子。
统治者要吃人,传统的礼教要吃人,数千年的文化就是吃掉人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人与人之间还要互相倾轧,你争我夺。
鲁迅的巧妙就在于把这实与虚、虚与实互相转换,却又逻辑严谨,这个和他的学医经历分不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