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308625/192f7540edce611a.jpg)
《狂人日记》是一篇有些荒诞的文,以疯子昆仲自述的形式写出日记表达疯子扭曲的视角和内心的想法。虽然有些恐怖惊悚,但也不失诙谐幽默让人深有感触陷入深思。
后来鲁迅又在《19180820致许寿堂》中说:“《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中华根柢全在道教”一语并非鲁迅所说,而是出自白话诗署“唐俟”之手,但是鲁迅认为它说的有点意思但未必有道理,所以亲自读《资治通鉴》去找寻答案,他有没有找到?是的,所以鲁迅先生说“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鲁迅先生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只有寥寥数人知之?也正是因为这种发现,给了鲁迅先生灵感去创作《狂人日记》,但是因为关系甚大,鲁迅先生又在这封信里说“《狂人日记》实为拙作!”鲁迅先生是不得不向他在《狂人日记》内要抨击的对象低头吗,这个对象是谁,为何有这么大的能量?又或者他真的对抨击对象作出了过为严重的批判?
从最接近残忍无情的动物说起——赵家的狗,狗并不代表一批人,它只是用来做一个对比,狗与狼近,它本不是和人同一个物种,就算吃人也不为过,可惜的是一大批人甚至所有人却在像狼一样活着,做着吃人的勾当。
老头子陈老五、年轻人、还有那些孩子的娘和爹,代表着一批传播知识身为榜样之人,背地里他们都吃过人,他们明面上满嘴都是“仁义道德”,嘴上带着人油却去继续传播着这种吃人的思想。而那些孩子,是代表着愚昧无知,等待着被拯救的人,他们什么也不懂,兴许还没吃过人,所以鲁迅呼吁“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昆仲的哥哥、母亲、妹妹,在其身边形成了一种最亲近的吃人环境,而昆仲自己实际上也吃过人,虽然昆仲未必想吃,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这四类生命构成了昆仲眼里看到的一个真实的世界,因为迷信被愚弄的人相信愚弄者说的,“吃了恶人的心肝可以壮胆”,而去吃人,却没有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认知的这种社会现状。鲁迅先生在批判这种现状,也在批判传播这种思想的人,发出心中呐喊呼吁尚有意识的“知者尚寥寥”去改变这个吃人的世界,鲁迅知道中华文明早晚都会人权平等,他或许能看到,或许看不到,但是要追求这种真理,塑造这个世界,就是需要所有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狂人日记》整篇文章就是在倡议一种勇气正义,去唤醒还在浑浑噩噩的活着和被愚弄的人,要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重塑这个吃人的世界。
鲁迅先生看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有相对高度的史书,司马光巧妙的避开了宋朝这段时间,想到司马迁受到的腐刑,当朝历史还是不用义正言辞的角度去写好。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这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08625/cca18a26ade38fec.jpg)
鲁迅先生以道教为中心去读这部书,“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为何会达到这种效果?以道教迷信的眼光从周威烈王开始看历史,诸多祭拜、殉葬、愚弄百姓也愚弄着自己的迷信思想一直充斥于整部书,但是奇怪的是,道教依托的道家学派却一直没有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心,犹如墨家学派,只在秦朝以前盛行,而西汉开始这两大自由开放式思想体系却在政治上几乎销声匿迹,《墨经》、《老子》、《庄子》、《淮南子》、《鬼谷子》等诸多优秀典籍若不是被道家学派收藏于《道藏》之中,恐怕也难逃消亡的结果!那这种愚弄百姓的迷信出自哪里?满口的仁义道德,对君恭敬,对缭侃侃而谈,对下人不怒自威,这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作风与吃了人却用带着人油的嘴安慰昆仲的那些人有什么不同!但是鲁迅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拙作,为何?毫无疑问鲁迅一开始抨击的对象是儒家。
“10. 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单看这一节很容易被误导,联合后文可知,孔子在教授的是礼节的问题,涉及到臣对君、臣对同缭、百姓对官、朋友之间、子辈对父辈,这些礼仪在孔子来讲是必须的,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互敬,是相对正确的礼仪。而这种礼仪下放却演变成为巧言令色阴奉阳违阿谀奉承,所以真正知之者用之甚少!
仅仅是发现这种礼仪传播的弊端,还是不足以让鲁迅感叹“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鲁迅发现这个世界依旧是吃人的世界,其原因在于何?儒术从西汉开始延续,其发展演变出的弊端从未被修改过,【诸多优秀思想却被埋藏于统治者的背面,一切都在以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发展,对百姓的思想自由思想解放却从来没人关心过】,这岂不是儒家以下敬上被一部分人以错误的理解而错误传播演变出的陋习所致?
张良代表的道家学派为了发展和生存而在西汉转变,张良的孙子张道陵创建道教修建道观,让道家学派成为远离世界喧嚣的存在,所以其道统道藏能够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中!而没有改变的墨家等诸多优秀思想体系也渐渐消亡,岂不是可悲可悲!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08625/883b4f6ab1c6c2d3.jpg)
百姓必须拥有自由思考和获得优秀思想的权利,而统治者也必须将优秀思想进行宣传,这样更多的人参与思想进步的潮流之中,优秀思想会不断进步发展,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完善优秀!
想想百家争鸣的思想发展,墨家精巧的机关术,光学成像理论,地宫排水系统理论,长城巨石运送方法,优秀金属冶炼工艺,墨子和鲁班用木头作出的原始飞机......。鲁迅先生发现,如果没有罢黜百家,众多优秀思想体系学派能够存活发展下去,华夏文明思想体系的思想进步和科技文明绝对领先于世界千年百年不止,这便是鲁迅所说的——知者寥寥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