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5.08 晴 周三 千家诗注析 偶成 程颢

2024.05.08 晴 周三 千家诗注析 偶成 程颢

作者: 锦山阁 | 来源:发表于2024-05-07 05:01 被阅读0次

    偶成    程 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①,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②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③ 通天地有形④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⑤是豪雄。

    【注释】

    ①不从容——这里是没有“不从容”的意思。

    ②静观——冷静地观察。即前面杜甫:“细推物理”的意思。

    ③道——中国古人所谓“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指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叫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

    ④形——已见注③。

    ⑤到此——到达这个境界。

    【讲析】

    这首诗是诗人学习有得,用诗的形式来总结体会的哲理诗,因而比较抽象,不大好理解。首句说诗人对任何事情没有不从容的,其所以能从容,就在于“闲”。这个“闲”字不应看作忙与闲的闲,而是心气和平,能“动心忍性”的意思。是儒家修身养性的结果。这句诗也包涵学习有得的意思,因为理学家修身养性的程序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诗人把这个程序概括为一个“闲”字,明确指出“闲来”才“无处不从容”。反过来说,如果缺乏“闲”的功夫是不能作到从容的。二句以具体形象来写从容二字,从容故心广体胖,无思无虑,一觉醒来,红日满窗,这又是充满生气“活泼泼”的气象。二联申述“不从容”的原因,即点明能“闲”的道理,因为世间事物虽然复杂,只要静静观察也就能“格物致知”,也就能得事物之理,不违物性,于人则“四时佳兴与 人同”,不失人情。三联进一步说明“白得”的境界,“万物情备了我”,故能认识天地间一切事物之理。“有形”即一切事物。“有形外”即“即物而穷其理”。并且“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使思想与变化莫测的风云相吻合。达到所谓“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的地步。以上是就“闲”对事物法则的认识。而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用在人的立身处世上,就能“富贵不淫贫贱乐”,亦即孔子“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平贫贱”的意思。此联并照应首句,能做到这样的修养,当然也就“无不从容”了,所以说男儿要做到这个地步才是大丈夫。

    这首诗包括了《大学》、《中庸》的基本内容,细讲下去也就成了哲学注疏,只能说个大略。在祖国的诗歌理论中,一般不主张以议论为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依冯班《钝吟杂录》的意见则称为史诗,即不承认它是诗。方回的《瀛奎律髓》的看法又不同,谓诗中的议论有“着色相”(形象生动),与“不着色相” (枯燥的议论)之分。着色相的是诗。周振甫《诗词例话·诗中议论》条又指出诗中的议论与纯粹的议论不同,它还是诗。我们的看法:旧体诗的议论毕竟欠生动形象--新诗反以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为好,大概是新诗语言太接近口语,一览无余;有点哲理性语言,可资加深诗的意境吧。

    这首诗作者虽然很费了点气力来写,想写得形象一点,但总不免学究气,后六句同前二句的风格也不协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5.08 晴 周三 千家诗注析 偶成 程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e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