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出错误判断,是因为你不懂“因果关系”
朋友若若在一家零售公司,做渠道管理,她工作很努力,表现也很出色,平时常学习专业知识去提升自己。
上个月聚会和她见面,她比较迷茫,工作有5年了,才年薪10万,上涨缓慢。
若若:我一直很努力,但好像没什么成效。
我问:你们部门有多少人,你有升职的机会么?如果升到你期望的职位上,薪水能达到多少?
若若:部门有10个渠道销售,我的业绩是数一数二的,部门经理很稳定,已经在公司做了10年。他如果不升职,我是没有升职机会的。如果升到我老板的这个职位上,薪水大概能上涨40%左右。
我回:所以你没有发展晋升机会,是因为你努力的问题么?
若若恍然大悟说:不是。
若若之所以困惑,因为她混淆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像若若这样的员工很多,不能辨别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就会使我们迷失在大量似是而非的信息中,无法做出理性判断。
只有用因果推理识破纯属巧合的伪相关和随处可见的无稽之谈,从更多的维度进行思考,才能抓住事情的本质,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掌握“因果关系”,抓住事情本质
中室牧子和津川友介在《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书中,浅显易懂地讲解了在大数据时代洞悉因果的关键技能和决策利器,本书荣获日本《周刊钻石》杂志2017年最佳经济类图书第1名。
什么是因果推理呢?
中室牧子和津川友介在《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中指出:
因果关系,指的是根据某个事件推导其他事件,即经过推测和推断,得出结论的过程。
简单点说,就是分析或判断两个事件是否分别为原因和结果的过程。
在书中二位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因果推理的根本思维方法,并介绍了大量经济学中运用因果推理与数据得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我们是如何被误解所左右的,颠覆了大众一直以来认为正确的认知。
《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判断因果关系的三要素,因果推理及实验的一系列工具。
作者认为,大多数似是而非的说法主要是源于我们混淆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因果推理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已被美国列入大学课程,我们都需要正确解读数据分析的结果才能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掌握核心关键要素,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掌握”因果关系“,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中室牧子和津川友介在《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要素,分别是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提升洞察。
三、了解三个关键要素,辨别真伪
1. 勤于思考
勤于思考,可以帮我们分辨事情的真伪,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判断因果关系的关键要素“反事实”。
反事实指的是,对过去未曾发生的事情做出假设,通常会用“如果没有……现在……”,将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称为事实,将设想的与现实完全相反的情况称为反事实。
我们常说的后悔药就属于“反事实”,比如说如果当时没有选择创业,我现在的收入会是多少。
我们没有办法体验反事实,也不能坐时光穿梭机回到过去验证,这就需要我们在决策的时候,需要多维度的思考,而不是思考影响事情的单一因素。
我们面对事情时可以思考,两件事情是什么关系?是因为事件A所以导致事件B的发生,还是事件A只是影响B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因素。
譬如说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听起来是这样的,比尔盖茨上大学不到一年就辍学了,然后和兄弟创办了微软,当上了世界上的首富。
《少年派》中的江天昊,不想考大学,对爸爸说:你看比尔盖茨都没上完大学,不也成为世界首富了,不上大学也一样能成功。
虽然江天昊的爸爸不知道比尔盖茨的妈是IBM董事并促成了比尔盖茨的第一单大生意。
但他巧妙地用了“最贴切的值”替换了反事实,他说: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成功人士要去上MBA呢?江爸爸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却懂得多维度地思考问题。
有时我们获得的信息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因素,如果因此就判断“读书无用”,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2.善于分析
津川友介认为在分析判断时应该采用元分析方法,其中的三个要点是随机的重要性,考虑环境因素,关键因素的影响。
元分析指的是整合多项研究结果,从整体的角度验证关系的方法。
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是我们判断问题时需要全方位分析,找到影响结果的关键要素。
举个例子:定期接受体检就能长寿么?
01.随机的重要性
将研究对象人群随机分为两组,不能直接比较曾接受过体检和未接受过体检的人。
曾经接受过体检的人健康意识会比较强,未经受过体检的人恐怕都不太注重身体健康,两者属于不可比较人群。
丹麦随机将30岁到60岁的成年男女分成两组做跟踪调查,10年后的结果令人震惊,无论增加体检还是改善生活习惯,两组死亡率的差异在统计学上都不具有显著差别。
所以每年进行体检就认为身体会很健康,是一种很危险的认知。
虽然体检并不能使人长寿,但是定向筛查确实可以影响人的寿命,研究表明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等筛查能够提高存活率。
02.考虑环境因素
如果日本需要推行体检政策,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在本国部分地区进行随机对照实验,验证体检对寿命的延长确实有效,再引入到其他地区。
比如国家设立自贸区时或者公司推行销售政策时,就需要考虑环境变量的因素是否对最终结果产生了影响。
不然就会像2008年日本体检服务的项目,投入了1200亿日元,但不确定结果是否有效,由此引发了舆论谴责。
03.关键因素的影响
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因素有很多,比如努力,行业发展趋势,人脉,定位,个性,能力等等。若若进入的零售行业,最近几年处于下降趋势,大批的门店因为经营不好而关闭。
行业处于下降期,也就意味着机会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她很努力,学习能力很强,但对于她来说,这些都属于非关键要素。
这个月有一个互联网的机会找到她,因为她的综合能力强,所以她转身成为跨国公司的采购,薪水翻了一番。
所以在个人发展中行业和定位是更为关键的要素。
3.提升洞察
很多人认为进入好大学,受学霸影响,孩子的学习自然不错,所以学区房才会连年攀升。
经济学领域将朋友给予的影响称为同群效应。
父母认为同群效应可以给自己家的孩子学习能力带来积极影响。
究竟是因为和学霸在一起,所以学习能力提高了(因果关系)还是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更愿意与学霸做朋友(相关关系)呢?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和精英的自我复制》中提到有几所最好的藤校有一种举荐制度,为全球资本招最优秀的人。
在这些顶级的大学里,学到什么技能并不重要,举荐制度筛选的标准是有极强的进取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获取成功的能力。
从书中可以获知进入最好的学校也不意味着就拥有精英的特质。
侧面证明了即使和学霸在一起也未必就能提高学习能力。
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和学霸在一起并不一定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不要过分期待他人的影响,而忽略了提高自身实力。
19 世纪杰出的美国思想家、作家拉尔夫·爱默生曾说过:“浅薄的人相信运气,强大的人相信因果。”
《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是一本为推理思考提供推断“因果关系”方法的科普书,在教育和医疗经济学领域,深耕多年的两位博士学霸,告诉我们通过“反事实"才能追溯根源,找出真正的原因,帮助我们正确分析,思考和判断。
学习了有效的因果思维,我们就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数据结果作为行动的依据,从而采取有效的行动,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满意成果和成长。
如果我所写文章对您有所启发,我将非常开心。
我是晶验职场,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