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的普罗大众来说,活得体面的人应该是孤独的绝缘体,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金钱驱赶这种让人歇斯底里的感觉,但是事实上是一个觉得很孤独的人,因为害怕这种孤而慌忙地遁入社交来驱赶这种感觉,他会更加的孤独,我们无法在没有占有孤独的情况下获得内心的自由,唯有最大限度的占有孤独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自由。

然而高度的孤独感无一例外的来自于:感性和聪明的人,对于这一类的复合体来说,这是一项内置的特质,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需要被他人认知或者认同一些内心隐秘的事物。我们需要去诉说去寻求安慰理解的事情很多,有些往往对于社会道德来说是不甚光彩的。藏在我们脑海深处的想法,要么太怪异,反潮流,要么太微妙或者难以开口、开口之后难以表达,以致于无法毫无顾忌地和别人说,比如说你有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怀,可是一旦你说出来了,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很矫情。叔本华说:这个世界一边是孤独,一边是粗俗,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作为芸芸大众的一员,我们往往选择了的后者。要听一个人诉说,是很耗费能量;而能对他人感同身受更加需要一定的柔软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责怪别人,没能关注到我们的感受。他们的话题都集中在自己的平庸生活上,只是我们还是把他当做朋友,这些我们就必须默然接受。
第二:我们各自的无法言喻的孤独感只能各自来背负,犹如背在肩膀上面的十字架,一直走在路上,永远也到不了解脱孤独感的终点。尽管我们在路上,别人听了我们的故事之后,偶尔得到了别人隔岸观火几个鼓励的字眼,但是很快你的故事被别人咀嚼鉴赏之后丢弃。每一个人终究还是被孤独之海所溺,只是我们还在不甘地泅渡,而哪怕是最好的朋友,都是轻轻地踏在他的岸上,轻松地挥挥手。
我们绝对无法找到任何一个人,能与我们精神上完全的同步。我们的生长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的际遇不同,所以导致了我们无法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理解对方。以致于鲁迅先生曾经感叹到:人和人的灵魂是不相通的。我们渴望协调,但是不协调随时会出现,所以说大家的想法不会完全一致。当与伴侣走在旷野上看着逐退的残阳时,我们期待对方别说话,吻我,而对方可能在想着日常生活的平庸之极且极不合时宜的小事。或者又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换成是我们不解风情。这似乎是可以预见的不可解的悲剧,因为我们无法遇到那个最了解我们的人。但是那个人绝对存在,只是当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与之擦肩而过时,我们都没有想到过与对方有任何联系。也许那个人是在两周前刚刚过世或者在我们现阶段来说到不了的22世纪。这并不是自我安慰,我们需要的莫大的幸运,因为我们越善于思考跟感性,越不想向外求取内心的平静,我们就越难走到那个最理解你的人的身边。孤独感是一种复合的税金,作为我们思维复合、感性的代价。
不过我们不应该畏惧或者被不安的弥漫的孤独感所淹没。歌德在他临终之前,他的床边依旧围着很多好友,他还是苦涩地爆发了:从来没人能真正了解我,我也从来没完全的了解任何人……没人能理解任何人!也许那就是一种“孤独至死”感觉。
对于这样的伟人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健康的宣泄了。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误,一定程度上的距离和相互不了解并不代表着人生有什么大的毛病。而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会如此。毕竟同一个时代同一种人,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怕。一旦意识到这点好事会到来:
当我们接受了孤独,就能发挥创意,我们可以把孤独流淌于字里行间中,我们能唱歌,跳舞,写诗,写书。这些活动都建立在意识到身边没人能完全的理解自己之上,而穿越时空和空间的某些人却能理解我们,艺术与文学的历史正是那些我们无法临近找到知音的人的印记。而我们可以拾起这一份加了密的私信。
孤独令我们更能接触到真正潜藏在内心深处私密,迎接更好的机遇,令自我的对话能得到升华,令我们不被这个世界完全同化。我们不是别人的复读机,我们有着自己的视角,哪怕这个视角在别人看起来不是那么圆融,只是像这个世界拥挤的思潮之中一叶孤独的扁舟,但是我们凭此给这个世界设立了自己的鲜明的形象。当某个人远离人群,安安静静的阅读之时,有着同样孤独的人也会多看他几眼,因为孤独能把我们渲染的幽静而诱惑。虽然真正的孤独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注视或者让别人咋看之下觉得你是个有深度,有故事的人。那是一种感觉自己不需要被理解,却又隐隐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遗世独立的孤独感,我们以这样的孤独感骄傲。
有人问耶茨他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悲伤而孤独的角色,耶茨回答道:“也许是因为悲伤而孤独的人比快乐的人更有意思。孤独并非仅仅意味着形单影只,我觉得那意味着被隔离在世界主流之外的感觉。”
孤独感的状态能令我们远离情绪化,远离傲慢的恐惧。我们一旦认可跟接受我们的孤独感,就能开始进行自我清晰地认知,我们也不会当自己一个人独处之时,陷入一种坐立不安、歇斯底里的状态。孤独让我们进入了庞大的而久远的文化系统,而要进入这个系统的首要入场券就是孤独。不知不觉中,我们与巨人为伴或者说这些孤独而有才华的人才能慰藉自己。承受孤独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何苦委屈自己徘徊、融入于与自己不是同道中人的圈子。以孤独做为代价换来的事:坚持虔诚的目光,探寻一份注定或者充满可能性的友谊。

而如果我们依旧还是找不到,可是我们花了一顿饭钱就买到了别人一生的心血,这难道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