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六一儿童节,下班后和小伙伴一起去肯德基,吃了顿晚餐,假装自己还是小朋友,欢度六一。看着肯德基店里来来往往的人群,我又开始思考一直困惑我的一个问题,20岁出头的我们究竟是孩子还是大人?
本人护理本科毕业,毕业后一家三甲医院工作。离开学校学生这个身份,进入社会后,我发现一个孩子逐渐适应社会生活转变的过程,有着许多的困惑与苦恼。而走过的路、经历过的教训,也让我一点一点地累积的些许心得。最最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别惯着你自己了,别把自己再当个孩子。
六一儿童节,你过节了吗?
一、别把自己当成在学校里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初入职场,我们这些“小菜鸟”总是会经历许多犹豫、困惑、无助的时刻,于是我们习惯性地谦虚的向前辈请教和学习,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并不是前辈们需要的是能力优秀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无知无能的学习者。
“伙伴关系”,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模式,要求人们合作,并相互尊重。
当别人拿着成人的眼光看待我们,如果我们再固执地将自己作为一个孩子来看待,不计后果地对自己无限宠溺,可想而知这对于你的工作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会对你无限宽容的大概也只有学校里的老师了。
我曾很喜欢跟着老师跑,看老师的操作,听老师和病人的交流,我一腔热情,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然而得到的是一句“不要再当你自己是实习生了”这样的警告!我马上明白了,成为正式员工之后,大家都是平等的同事,没有任何人该是你的导师,也没有人会再愿意为你的过失买单。
所以摆正自己的态度,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在这个时候尤为重要。工作就是工作,你不是来学习的,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体现你的能力和专业性,才能让你更快地被大家接纳。
六一儿童节,你过节了吗?
二、别把自己当成年龄小、白纸一般单纯的傻孩子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我们经常会像个“愤青”一样,对周遭的事物各种不满意和嫌弃,甚至会陷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怪圈之中。你对生活充满各种理想化的期待,你觉得你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你会说你不喜欢恭维、假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年龄小,还是个孩子。然而,这不过是你的一种逃避方式罢了,现实是大家也没有多在意你,成人的眼光里,你是不懂基本的社交礼仪,情商低。在你的工作环境里,“众人皆醒你独醉”罢了。
我认识的A某,工作三年依旧坚持着我行我素,拒绝复杂的人际关系,结果与周遭同事关系冷淡,给大家留下基本礼貌都没有的坏印象。现况是平时科室聚餐很少叫她,甚至连共同的微信群都会撇下她。我不知道她感受如何,或许她更喜欢这样的状态,不过明显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境遇。
适应社会,还是社会适应你,都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想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那就别像个“木头人”一样将自己隔绝在现实之外了。
六一儿童节,你过节了吗?
三、别把自己当成一味地听大人的话的乖孩子
初入职场,你发现你成为了“老幺”,然而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可喜的事,在工作中你无法体验在家受尽宠爱的感觉。在这里,被指挥、被要求、被命令是常态。而且从小受传统教育,“根正苗红”的我们习惯性地“不敢违师命”,总是事事顺从。于是,“嗯嗯”、“好的”、“马上来”,似乎成了口头禅。忍气吞声、老实肯干的确有时会为你为赢得他人的好感,然而也会让你做了许多“份外事”,甚至误了自己的“份内事”。
工作第二年的B某,脾气温和有礼,从第一年开始,她经常会答应一些老师的要求,做些“份外事”,赢得了许多老师的喜爱。久而久之,某某老师有事时,就会这样说到,“找B去做吧,她肯定会答应的”。如今B某就陷在这个怪圈里,出不来。工作忙碌时,她也想要拒绝一些要求,但面对她人“你怎么不愿意了?心情不好吗?我得罪你了吗?”这一系列想法,她无能为力,最后只能答应。
工作不是献爱心,不需要那么多无私奉献,学会拒绝,自信面对其他同事,自尊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为自己保留一点孩子般的美好,是件幸福的事。然而,20岁出头的年纪,在工作中处理好对自己的定位,会让我们少些迷茫与苦恼。大小孩们,迟来的一句儿童节祝福,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