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唰”的雨还在下,其中参杂着“轰隆”作响的雷声,我关了电视,电脑,百无聊赖地窝进了沙发,想着我那什么都没想的心思。
中午的时候,女儿又买回了煲汤的砂锅,广口的,酒红色的盖铅灰的锅身。釉面光滑而纯净,造型美观大气,盖身的弥合自然紧凑,不愧是锅界的实力派所造,有档次,摆那儿咋看咋顺眼。
女儿又说叨了“妈,旧的不能用的就丢掉,别再凑合了,钱用也没了,不用也没剩到。”
想想也是啊!不用的留着也是占地方,还扎眼不好看,打扫卫生的时候,还要挪来挪去,怪麻烦的。可我却一直没丢掉旧的东西,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只是就这样,他们拿去丢了,我觉得也对。
我妈在的时候,总说我不会过日子,“抓一把,扬一把,”“叫花子不存隔夜食”。我觉得也对,老人的话得听着点,不会吃亏的。凡事总想着还有明天。
于是就一根葱我也要切一截放给明天,等到了明天忘了又买了葱,又留下来一点,到最后又很不舍地扔掉了已坏了的一点。周而复始也没省下来钱,还害我扔东西的时候心痛。
终于有一天,我想明白了,我妈这套儿不行,为什么非要从嘴里省出来扔掉呢?明天总会有明天的吃食的,我慷慨地把今天的吃完,明天照样也没饿着。因为我也不停得在干,在挣吃用的东西。
然而想通只是在一个方面,习惯总是会渗入生命方方面面,母亲的影子也会映射在她重复做的任何一件事中,一触及到那一刹啦间,就会闪出母亲怎么做的,然后多多少少地继承,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这可能就是家族遗传的因素了。
儿女们长大了的时候,我们这些在上一辈看来的优点,却成了他们嫌弃的不是了。想得明白知道是社会在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危机的不再是明天没有什么了,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了。
我也觉得喜欢精致的用具,喜欢过精致的生活,可时不时地会想着省钱的事儿。而这恰恰是年轻人最反感的,他们渴望的是创造优质生活的成就感,是促进他们不断上进的积极因素。
下一代都是在上一代的壳中长大的,颓废的壳的外层,该报废的就得放弃,太坚持了很难和谐共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