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女儿大学毕业工作已经近五年了。我就看着,女儿从最初的意气风发,以梦为马,最终,被三年疫情,彻底改变了她以及和她一样的年轻人的生活。
最开始,女儿的同学和身边朋友,都是绝对看不上体制内工作的,认为既不自由,收入又少,又容易把时光消磨。所以,她们的选择一致,要么留在西安这座上学的城市找最顶尖的公司奋斗,要么去北上广深寻找机缘。
女儿留在了西安,经历了共享经济的崩塌,体会了房产经济的迟暮,如今,也在所谓的头部科技落了脚,虽然专业不合,但公司收入,待遇,以及人性化的管理,让女儿也能暂时安下心来。
和女儿也聊过很多次,女儿说她就是压制着自己看在工资的份上才能静下来。我能理解,目前的工作和她的长处优势毫无重合之处。但女儿也清楚,三年疫情,已经让年轻人对工资的挑剔降到了极处,甚至根本没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成了听天由命的羔羊。女儿说,据她了解,现在很多公司的工资待遇太多都已经不如三四年前了,而她在这几年能看好的公司,不是已经收缩了业务,就是再也听不到了消息。她当年挑剔的,连回头看看的余地都没有。
这三年,据女儿说,她的那些同龄人,基本都从北上广深撤回了,不着调的风花雪月的爱情都死在了现实中。除了一位直接回了家乡小城结婚生子之外,其他的,全力以赴的都在做两件事。
一个是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哪怕是考自己家乡的小城市。目前,已经有三个人上岸了,即便每个月工资只有区区三千元,但已经没有了一点怨言和以前的不屑。一个是全力以赴考研究生,也有上岸的。同时更早上研究生的,都在毕业时直接继续读博,甚至明确表示,如果毕业了情况还不行,那就博士后。
有合伙投小钱创业的,时至今日,通通折戟沉沙。女儿同样如此,所有规划预期做的无比完整严谨,就想小小展露一下手脚的,一开业不到一个月,就陷入了死循环。反反复复的静默之外,越不景气,房租人工反而越高企。看着网上天天喊着店面空置,一谈,房租比三年前还高。满世界似乎都是找工作的人,一找,要求也都比三年前更高。
女儿和我说了一件事,她说她之前认识一对自己叫哥姐的夫妻,关系很好,两人在西安有几套房,又干了民宿什么的,平时约着吃饭聊天,妥妥的高阶成功人士。结果就前一阵,两人来找她,寒暄半天,就只为借钱。女儿说她手上只有一万,两人照样不嫌弃,说他们大几百万的投资只要缓过来,一切都不是事。
女儿说,他们绝对不是骗子,但这生活怎么就成了这样?以后生活到底是什么方向?
我只能告诉她,不要慌,先走着看吧,但目前关键就是尽可能省钱,手里一定要有余钱。可买可不买的别买,冲动消费一定要控制。至于合伙投资之类,现在就不是想的时候。
女儿说,你不知道啊,西安之前春节封城那一次之后,网上一下出来多少高新和曲江的法拍房?高新和曲江可一直是西安的富人区啊!
我说我知道,我知道。怎么能不知道呢?原本计划着过两年妻子退休后,我们该考虑也在西安买房,可看着现在飘摇的房价,反而放下了这两年买房的心思。
后面会怎样呢?没人知道。所以,我只能给女儿说,我们也都在一步步走着看。
女儿同学中,还有一位,高不成低不就的,最终干了什么呢?给人占卜算卦,从恋爱到运势无所不包,塔罗牌星座什么的,要什么有什么。我当时笑说这是个奇葩。
但现在我不笑了。我根本没想到她找到的,是如此精准的社会痛点,据女儿说,不论是当做玩,当做好奇,还是心思迷茫,反正每天生意都不错。
女儿说,谁知道她懂不懂?
我说,这一点都不重要。起码她知道一点,现在太多人需要安心和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