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理论概述(上)

中医理论概述(上)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9-05 23:07 被阅读0次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整体观念,它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所谓整体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宇宙是一体的,人是整个宇宙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外部因素影响人的人的健康和疾病发生,因此治病不能只关注人体本身,还要将外部因素结合起来一起考虑。

比如春温夏热,阳气由弱转强,气血向外,因而皮肤松弛,腠理开泄而多汗;秋凉冬寒,阳气由盛到衰,气血收敛,皮肤收缩,腠理致密而多尿。

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十二个时辰,也如一年四季一样,晨如春、午如夏、傍晚如秋、夜晚如冬,中医还有子午流注学说。

另外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与人的健康相关。

其次,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体虽然由很多部分组成,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中医理论包括精气神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有人将这三种学说分别归于哲学上的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其实这是受了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静态地看待宇宙的起源问题,把宇宙的起源归于某种元素,而中国哲学更强调原动力,其实无论是精气神、还是阴阳和五行,其实都是一气,这一点黄元御讲的最清楚明白。

从人体是一个整体的角度,人体由五脏、六腑、五体、九窍、经络、气血、津液组成,其中五脏是核心,六腑为辅助,与五体、九窍内外联动,贯通内外,气血运行于经络,津液输布于全身,全体协调运行,维持生命运动。

人的这种整体性,既反映在生理机能上,也反映在病理机制上,因此人体生理和病理上的这种相互联系和影响,决定了我们在养生和治疗时,可以通过观察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来了解和判断脏腑经络的内在病变,而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也必须从整体出发,制定相应的整体施治方案。

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六腑包括胃、小肠、大肠、胆、膀胱和三焦;皮、脉、肉、筋、骨为五体,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为九窍,头面部的眼、耳、鼻(鼻腔)和口(嘴唇,非口腔)为五官;人体的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最常用的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相关文章

  • 经络乌有——经络根本就不存在!

    在中西医之争中,西医对中医的指责聚焦在中医理论上,而对中医理论的批判中,对中医理论中经络的问题则是焦点之一。 反中...

  • RIP概述(上)

  • 孝经概述(上)

    孝经概述(上) 【前言】5月25日,开始小组共学《孝经》。作为引发学友学习兴趣、增强对《孝经》的总体认识的概述部分...

  • 为什么学习中医?《六》  中医的由来

    上一期4讲了中医理论的确立《黄帝内经》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医学说离不开中医理论体系。 我们学任何东西,...

  • 别让父母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

    父母的坏情绪和压力会让孩子脾虚,除了现实中屡见不鲜的例子,中医理论上也对此早有伟大的先见。在中医理论体系中...

  • 慢性咽喉炎艾灸调理

    【概述】 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

  • 中医理论

    胃气上逆了就会打嗝、反酸、嗳气,有的人还会有口臭的问题,还有的人会出现肝气犯胃,就是一生气就胃疼的问题,这都是气逆...

  •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

  • 中国人对肾虚的理解有点过

    一提到肾虚,多数人想到的是男士,吃补肾药或吃壮阳药。事实上无论男士、女士都存在肾虚问题。 以中医理论上...

  • 养发小知识

    中医理论认为,头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头发与中医理论中的肾、肝、脾胃都有密切关系。肝藏血,肝血充足,头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理论概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rh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