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源自童年的不敏感照顾和否定式抚育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源自童年的不敏感照顾和否定式抚育

作者: 二次方爱情 | 来源:发表于2024-11-25 09:12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每次我哭着要抱抱,爸妈总是忙忙碌碌地说:“哭什么哭,自己玩儿去!”那时候,小小的我哪里懂,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缺了什么。长大了才知道,原来那叫“情感需求”。

长大后,我发现自己对于亲密关系总有一种莫名的抗拒。每当有人靠近,我就想要逃离,就像那只刺猬,明明想要温暖,却又害怕被刺伤。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这样?直到我看到了那张图,它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

原来,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大多源于童年期的不敏感照顾和否定式抚育。那时候的我们,就像是一棵小树苗,渴望阳光和雨露的滋养。然而,父母的不敏感和否定,就像是一把剪刀,不断地修剪我们的枝叶,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对爱的感知和信任。

每次我试图表达我的情感需求,得到的总是冷漠和拒绝。慢慢地,我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了用冷漠和疏离来保护自己。我告诉自己:“我不需要这些,我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但是,心底深处,我还是渴望那份被理解、被接纳的温暖。只是,我已经习惯了回避,习惯了用高敏感来感知周围的氛围,用低需求来降低自己的期待。

在恋爱中,我选择了“高敏感+低需求”的模式。我害怕受伤,害怕再次被否定和拒绝。所以,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试图从细微之处捕捉对方的情感变化。然而,这样的我,却往往让恋人感到捉摸不透,也让我们的关系渐行渐渐远。

我知道,这样的我,可能会错过一些优秀的恋人,也可能会错失很多深入交流的机会。但是,我也在努力改变自己,学会去信任、去接纳。我相信,只要我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总有一天,我会找到那个愿意陪我一起成长、一起面对的人。

回首过去,我感谢那些曾经让我受伤的人和事,是它们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内心需求。我也感谢那张图,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自己,总有一天,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相关文章

  • 你拼命逃离的就是你最想要的

    我做过一个测试,依恋人格的测试, 我是属于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回避社交,回避问题,回...

  • 依恋理论

    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的依恋类型理论,把人的“感情模式”分为三种:回避型依恋人格、安全型依恋人格以及矛盾型依恋人格。 回...

  • 回避依恋型人格

    看了前面几个答案,有说lithromantic并不是一种性取向,有说是一种缺爱和自卑的心理。个人认为lithrom...

  • 回避依恋型人格

    今天了解到的一个新词汇:回避依恋型人格 1:很喜欢一个人,但当你发现他也喜欢你,你就对他不感兴趣。 2:别人一旦对...

  • 回避依恋型人格

    我其实不太喜欢把自己标签化,尤其是这个标签还是一个“有病”的标签。但是我不可否认,自己确实是一个典型的回避依恋型人...

  • 浅谈回避型依恋人格

    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群,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2...

  • 爱情小事|性单恋

    有一种性取向叫做Lithromantic,中文是回避型依恋人格,也可以说是“性单恋”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指,在你对某...

  • 遭遇回避型人格应该怎么办?

    你了解回避型人格吗?回避性人格的人通常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那么放在感情里,这种回避型依恋人格最让人受...

  • 慎重使用自己的情绪

    昨天晚上听应童老师讲到回避型依恋模式、茅盾型依恋模式和紊乱型依恋模式,我却无法辨认自己与曾经的照顾者属于哪一种依恋...

  • 回避型依恋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就是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跟父母或养育者形成依恋关系,导致他的“内在关系模式”回避依恋。 回避依恋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源自童年的不敏感照顾和否定式抚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uv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