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时间”是什么?
自由的本质是时间上的自由。价值的本质是填充于时间上的价值。行行路人走在街上,看着他们身上所流逝的时间,一道道,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粗细不一,每个人都在自身流逝的时间里填充着各自的价值。知道自己真正值多少吗?
老婆这两天机缘巧合的碰到份工作,有做过的经验,深聊下还和所在的公司有关系,挺适合她。三四年来因为身孕、带娃,已是和社会脱节,倒支持她,聊完后问及工资,给两千多,说这是市场价,试用不错后在涨。这和开始聊过的没有“你公司给的高”差了三四倍啦。工资挺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这份工作尽快熟悉以往的经验,找到相对应于你价值得价格。
于我而言,依旧挣着工资,换其它地方,虽很快能达到相近的工资,可往远了看,却是混吃到老的节凑,所以,需“创业”。所谓你的价格,也只是到一定阶段没法大幅度提升,就得往其它方面拓展了。
经常的“清洗下大脑”
少读书、少运动、少学习。。。多睡,多吃,多刷手机,会不会感到抓狂?我倒是想放弃这样的感觉,或者封闭掉不去感受,可日子点滴都记录在日记里,更甚是在每周的一篇“文章”里,想不难受都不行。时间存储着做过的点点滴滴,若不想在回忆中时刻体验到那种羞愧、愤慨想对自己出手的情绪,唯一便是对排斥的事情一概不做。
大脑里面的思想观念已经是无形中转化成了行动,想纠偏就得从根上,不是将原来的想法覆盖掉、挪下地方,是彻底删除掉,不然就像馊了的肉再倒上点香油。。。那味道更不敢想象。但哪那么容易,只有反复的念叨,反复的跟白天的行为对比、改正,长久的将它植入里面本能的转化成行为才是,就像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简书“能有多久”
多久是我对再简书上写东西存有的担心,别哪天崩溃,网址打不开,写过的东西都没了痕迹。相比即便日记本也有弄丢的可能,对其倒是更放心,起码是一笔一划写上去的,感觉上“更重”些。所以不知简书哪天也能加入个功能,将自己所有内容都能导出。。。可以做个备份,现在不愿意看自己写过的东西,老了做在藤椅上,看着×哒的文字,也是挺好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