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悦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之三
文‖张爱敏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8656/c6dddd685a64ac08.jpg)
“逆向设计”是本书的核心关键词,作者在本章中提到“逆向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
那么,这里的“目标”指的是什么呢?通常,目标指的是正式的,长期的目标。各种学业目标的复杂混合体,是事实的、概念的、程序的、倾向的和专业化的表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得不充分强调长期目标的优先次序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能够对要教什么,不教什么,重点是什么和需要弱化的是什么做出合理的判断。
就目前来看,我们日常的教学设计存在两个误区,其一是无目的的灌输,其二是孤立的活动,这些误区导致教师在教案上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在课堂单元以及整个课程学习中缺乏重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强调对大概念的深入理解,没有培养完成核心表现性任务所需的能力,而仅仅是陷入了成千上万的零散知识和技能当中。然而,当我们确定好长期目标之后,就能避免日常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而且能够帮助我们优化工作,聚焦于主要目标,避免知识贫乏和支离破碎。
逆向设计的过程是用一种成熟的方法帮助设计者以更谨慎、更理性的态度思考预期结果。为避免上述两个问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预期目标为导向,以具体结果为目标,考虑目标的差异性,对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建立起目标之间的联系并确定重要目标。
除了确定目标,我们还需要确定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非典型的“目标”,基本问题与确定的学习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基本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大概念,而大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同时学生也将围绕他们开展学习。因此我们通过提出基本问题,鼓励教学者避免知识灌输,致力于真实的探究,即讨论,反思,解决问题,研究和辩论。
当然,要想实现基本目标和基本问题,必须明确理解和知识的差异。理解是学生通过探索、表现和反思来弄清楚所学内容和课程的含义,试图建构知识的结果。需要精心设计的,也包括复杂的程序和方法。而知识是通过学习和教学活动对相对直接的事实和概念的总结。
正如杜威所说“理解是‘领悟’,知识只需‘获取’ ”。
技能既指离散的技术,也包括复杂的程序和方法,是指通过指导、实践与训练、学生在技能上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不只包括长期的过程目标,同时要求设计者根据单元绩效目标、理解和问题推断出所需要的使用技能。
需要注意,掌握内容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手段,不同类型的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和评估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