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如同快餐,方便快捷,匆匆读过,打发时间,有些书充满了人生哲理,需要细细用心体会。有些作者喜欢用华丽的词藻,如身临其境般将美景将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有些作者喜欢用平凡的语言,把波澜壮阔都讲述的细致入微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而余华,作品中通篇没有任何各人色彩,只是完整的将一个故事讲给读者听,没有大道理,没有生活哲理,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故事里面。
接触的第一部余华的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农村老汉从把自己的家败光到送走家里每一个人,只留下孤家寡人与一头老牛相伴。富贵的一生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到底活着为了什么?
活着就是折腾。家里本来生活很是富裕,因为富贵赌博,把家产摆掉了,当全部房产被变卖的时候,富贵的爹让他挑着全部换成银元的扁担去还债,这时候钱才是钱,在败家子富贵眼中,原来不停地输掉的不过是一个概念性的家产。终于,在这两代人手中,原来从鸡变成羊,变成牛的家产又变了回去。这阶段的富贵大概还不知道何为活着,对他来说,活着就是作。
富贵被抓了壮丁,见识了生死,活着也许只是活着。富贵送走了身边所有的人,只剩一个人留在世上,生活还在继续,那些离开的人和远去的记忆都变成了老人的谈资,明天的太阳还是会升起,一切都会照旧。时间其实很残酷,他把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带走,只是告诉我们越走越孤单,越走越坚强。活着也只是活着,无论怎样都要走下去,只是不管如何都要坚持走完,因为白驹过隙,人生苦短却真实存在,我宁愿相信有轮回存在。
活着大多数都是为了别人,为自己活的太少,所以我们总会觉得生活苦涩,生活无味。《许三观卖血记》里面,许三观每次卖血都是每每遇到重大事件,为了娶妻生子,为了赔偿儿子伤人的医药费,三年灾害为了让全家人吃上一顿饱饭,为二乐插队早点回城讨好二乐的队长。最感动的就是许三观为了治好大儿子一乐的肝炎,在去上海的路上一路走一路卖血,只为了凑够足够的医疗费。最后生活条件好了,许三观想去卖一次血,为了自己,为了能够吃上一盘炒肝尖喝上二两温黄酒,可是因为年纪大了,已经被血头拒绝了。许三观悲观的走在路上,边走边哭,对他来说一辈子为了别人活着,当可以为了自己而活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引以为傲的资本。许三观想,以后再遇到大事,不能再卖血,自己可怎么办呢。读到这里,不自觉的跟着许三观感到悲哀,人最怕的不是生活黑暗,不是历经苦难,而是生而无望,是害怕自己再也没有挑战生活的资本,许三观卖血被掏空的不是身体,而是被时间被生活带走的绝望。对许三观来说,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就是他对自己的交代,只是为了自己而活。
喜欢余华的故事,因为在这些朴实但看到最后总觉回味的文字里面,能够看到的大多数还是正面的积极的意义。无论是《活着》还是《许三观卖血记》,虽然都经历了自身家庭本身的矛盾和大时代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冲击,但是家人的心却始终都在一起。无论是富贵和家珍的风风雨雨,还是许三观和许玉兰的吵吵闹闹,都是相持相携,共同面对生活带给他们的喜与悲。
活着只是活着,所有的意义都是人们赋予它的。人生之所以有苦有乐,也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悲欢离合。
活着最需要的是平和而踏实的心,是勇于接受和包容的胸怀。活着就是这样,看你如何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