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余华的《活着》,沉重的 心情久久无法释怀。人这一生,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才是真实的人生?难道作者余华从富贵一生得出的结论“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写照吗?作为小说,作者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给我们娓娓道来。故事情节,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也激发了读者的同理心。但我们透过曲折艰难的情节也看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哲学思考,人的一生就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少年去游荡”是指人们在少年时既有玩世不恭的态度又有建功立业的雄心。每个少年都是心怀天下仗剑走天涯的浪漫主义者,但大多数都是停留在口中,只能胸怀天下拘囿于一地苟且,聊聊过完一生。当然也有实现走遍天下的雄武人杰,屈原、李白、辛弃疾等等历史人物都是此类典型,毋庸置疑。“中年想掘藏”是指当人们进入中年之后,目标明确地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由少年的浪漫主义逐步进入稳健的中年,剔除所有幻想空想,理解生活不易的艰难,从此,少了浮夸,多了沉稳;少了不谙世事,多了洞察秋毫;少了眼高手低,多了脚踏实地;少了鸡毛蒜皮,多了酱醋糖茶。生活的重担要求我们向现实看齐,努力过好每一天,努力完成应该完成的目标,以争取一个安心的晚年。 “老年做和尚”是指人们经历了一生或喜或悲的事情之后的豁达和超然。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神马都是浮云,争来争去,一切都是赤条条的来同样是赤条条的去,最后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窠臼,明白了一切看透了过去,一心只做一个老寓公,是最好的安享晚年。
余华通过15万字的《活着》如是告诉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