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课标共读的任务是统计概率第三学段的内容。今天的领读者来自内蒙古的海兰老师,6点准时在交流群里发送共读内容。
这一学段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一部分是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我重点关注了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摘录了新课标,对这个知识点的一些相关内容阐述:
【内容要求】
(1)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及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在实际情境中,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学业要求】
能列举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判断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根据数据提供的信息,判断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提示】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自然界和生活的情境中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如下周三是否是晴天,从家到学校所需要的时间等,知道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普遍存在;感知随机现象的基本特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以这样的程度也可能以那样的程度发生。让学生感知,许多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预测的,例如,一个袋子里装有若干不同颜色的球,学生通过有放回地摸球试验记录,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判断各种颜色球的多与少,发展数据意识。
——摘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40-41
可能性这一块内容的教学,被很多人拿来当公开课上。因为里面可以设计很多易操作的活动,学生一般可以玩得很嗨,课堂活跃度较高。
听了不少这一个课题的公开课,有一个点感触比较深,就是大部分思维含量不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与互动,感觉很多是教而无学,看不到学生课堂中思维的流动,看不到学生课堂中知识的增长,看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感觉就是玩了一节课,学了一个两分钟就可以解决的知识点。
11月27日,陈慧蓉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下乡暨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活动漳浦大南坂场,关于《可能性》这一节的教学,有存在我以上写到的一些感觉,也有些细节和设计让我眼前一亮。
以下是我听完两节课后的记录与思考:
黄巧璇老师课上得很流畅,孩子们也很开心。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动手操作,结果及时记录,都做得不错。不过仔细一琢磨,似乎缺了点什么?是深度。
是否有可能?有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孩子们思维活跃,对答如流。这一个,真的没有难度。其实里面一些内容不要讲,孩子也是懂的。大部分孩子已经明白,我们却花很多的时间去教学,去引导,这样的教学环节是否可以省略一些?
但黄老师设计的一个拓展作业,却让我看到了烧脑的价值。
黄老师在学习单中呈现三个等分好的圆形,给出了三个要求:指针一定停在( )色;指针可能停在( )色;指针不可能停在( )色。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设计涂色方案,再填写。
学生讨论后,分工合作,进行涂画。这个环节让我看到学生思维的涌动,学生争论的美妙,学生之间协同作战的美好。
陈雯熙老师采用的是社会化学习方式。陈老师的课堂吸引我的除了这种借助学习单作为自学和共学支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她对这节课的设计。
怎样培养孩子的数据意识?这是需要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一些活动中的。
可能性有一些概率,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符合概率。特别是样本比较少的时候,这时候有可能出现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说,课堂中呈现的箱子里的东西,黄球有两个,红球有4个。按一般的概率,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一点。有一组的同学居然全部摸到黄球。但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多呈现的结果跟我们的概率是比较接近。
课堂中,陈老师通过采集、汇总各组的作业情况,让样本数量不断变多。当所有的小组都把自己的小磁条往上贴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还能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反馈。此时孩子们研究出来的结论跟我们的概率是比较相符的。
这样的设计,不是简单的问答,不是没有思维含量的操作,而是一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就是说,陈老师把统计概率两个教学内容进行了融合贯通,让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发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数据提供的信息,判断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数据意识的,能用数据说话的。
上完一节课,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发展,学生某方面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提升,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网友评论